第三模块围绕“教法学法”展开阐述,合作学习法、发现式学习法、差异化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分别谈谈自己对这几种方法的实践和思考。
一、合作学习法,这让我首先想到的是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人人都可以当小先生,其实就是让学生教学生,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要深入思考后,向其他同学清楚说明自己的想法,同时要听取对方的说法。这样,正确的知识概念就在学生相互之间表达、倾听、探讨中慢慢澄清,从而他们也加深了对某个知识的思考与理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是基于数据判断的基础上来开展同侪互教互学的方法。这也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多动脑筋,有意识地进行判断与选择,确认哪些是引发认知冲突或具有迷思陷阱的问题。
小组讨论是集思广益,交流彼此的不同想法,是发散、拓展;小组对话是所有参与者针对一个问题的深入交谈,是聚焦、深化;小组合作则是小组所有成员在完成各自分工后,实现总任务的达成。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我组织过印象最深的小组活动是组织学生对福州交通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先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有的打算到校门口的交通进行观察,有的说对家庭交通工具进行统计,有的提出可以直接采访交警……接着,小组人员进行分工合作,开展研究;之后,还针对观察后的校门口交通情况,进行小组对话,深入交流,碰撞中形成更有深度的思维交流。
平常教学,我解锁过“TPS法”,教师指定阅读材料,学生自学,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思考,同桌之前沟通自己的想法,教师倾听并参与讨论,随机抽取学生向全班分享讨论结果。个性内向的学生在同桌分享时,相对没有什么压力进行表达;全班分享,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正向的学习态度。我也解锁过“四聚头法”,学生前后桌四人积极思考,各自陈述,能力强辅导能力弱,所有成员形成问题共识。
为了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互动与合作,我也会告诉孩子们,小组成员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协助、支持和鼓励;成员间的互动交流也是必须的,可以增进个体学习;小组成员要有效沟通合作等。
实施TBL一定要有课前预习与准确度确认,团队组成一定要采取异质性且固定的,一般5-7人,而灵魂所在是问题设计。它相较于简单的合作学习法及高难度的问题导向学习法,更合宜,它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自学、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二、发现式学习主张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的一种学习方法。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他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发现式学习主张采用让学生探索、研究、讨论、争论、辩论的开放教学方式。而融合反馈系统的发现式学习,教师就是要制造认知冲突,打破平衡,然后让学生在失衡中重新调适,重回平衡。这样探究的历程与学习的过程,创造学习的“新状态”,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我认为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建立在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的,每个学生都有强势智能和弱势智能,为师者要让学生了解自己潜在的各种智能,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差异”、“因材施教”。
四、我的课堂也经常运用探究式学习法,比如垃圾分类现状调查研究,比如“我们的节日”研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发现,沟通结果等,培养的是学生跨领域的能力。我还实践了一些能够激励学生创造力的事情:比如指导学生设计有趣的钟表,设计智能垃圾桶,设计新型口罩等,学生做中学,充分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