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出一个选择后思考了很多,这篇文章,想提前写给2018年的自己,也希望此时此刻正在看我的文字的你们,有更大的勇气和笃定的心态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当做出选择之后,最重要的还是想要感谢身后支持我们的家人们。
我一直觉得,一个人不能改变的东西有很多,比如长相,有些人天生丽质,有些人平凡普通,有些人容貌缺陷;比如出身,有些人含着金钥匙出生,父母攻成名就,有些人生于忧患,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比如离你而去的人,无论你多么希望他能留在你身边,人有悲欢离合,生老病死乃是人生规律,谁也躲避不了;比如流逝的岁月,无论你多吗希望时间能够停留,世界上最公平也最无情的东西就是时间,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当然,一个人能改变的东西更多,比如学历,比如能力,比如心态,比如未来的生活,不然我们为什么从小一直被灌输“知识改变命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等等。
看过一段话: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其实不过是认真过了一天,其余时间都在重复这一天而已,也有人每天不重样,看似折腾,却活出了滋味。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活成了前一种人。八点吃饭,然后挤上充斥着各种味道的地铁,坐在办公室做着和前一天同样的工作,午饭时间到昨天去过的餐厅点同一份套餐,下班后刷会儿微博,聊会儿微信,然后上床睡觉。第二天,闹钟响起,继续重复和前一天同样的事情。他们抱怨生活千篇一律,下一秒又告诉自己不安分的生活会有多危险;他们羡慕那些说走就走的人,转瞬又告诉自己外面不安全,还是家里好。他们也曾认为自己很独特,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做着千篇一律的事情。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模式认识」,指的是人们将事物分类定义并形成牢固的认知模式。这个认识来源于巴甫洛夫的小狗实验,这个实验我记得以前高中生物的题目中有出现过:巴先生摇铃,然后给小狗食物,小狗得到食物会分泌唾液。经过30次重复后,单独摇铃的声音刺激就可以使小狗流口水。因为这时小狗在心里已经形成了「铃声=食物」的认知,换句话说小狗将铃声定义成食物。这和生活中,人们给人贴千篇一律的标签是一样的。这人是"情歌王子",那人是"夜店女王",知识丰富的叫"百科全书",长得好看的叫"吴彦祖",美女都是"宅男杀手",大叔都是"中老年妇女的偶像"。大多数人也愿意给自己贴上标签,严格按着标签生活,就像肖申克监狱中的囚犯,最终活成了标签要求的那个人。而我,不想再为自己贴标签。
过去的一年来,我经历了很多同龄人或许还未经历的事情,毕业、恋爱、结婚、买车、买房、参与新家的装修和设计。这一年我有了许许多多未曾有过的体验,我也一直向很多关心我的人分享着我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我也近距离的走进并接触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工作这段时间以来,我得到了很多领导同事的认可,同时也掌握了很多新技能,参与了安全生产光碟的出版编辑,撰写的新闻被黄埔信息网收录并获得了一笔稿费,担任了黄埔区政府安全生产会议的主持人,基本能够亲自拟写出各种各样的方案和报告,这份工作让我真正了解政府工作实务之余,也给予了我宝贵的时间去筹办我工作之外那些重要的事情,比如准备结婚的事情,比如陪伴亲人走完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比如跑家居馆和建材市场等等。在这些事情都已经尘埃落定走向正轨之后,我又重新思考了我对未来的规划,在10月份的时候我辞去了这份看起来体面但背后并不“光鲜”的工作。 之所以说它不“光鲜”,只是针对我个人而言。更准确来说,应该是说它不适合我。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特别仰慕给我上课的老师,甚至在家我也会模仿老师讲课。在我大约7岁的时候,因表现棒母亲带我去买了一块小小的黑板,这块对于其他人来说看似平凡的黑板,却陪伴了我整个童年。我依稀记得当时把这块黑板带回家的时候那份喜悦的心情,欣喜若狂,那种心情实在深刻,也正是那个时候,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希望未来的我能够拥有自己的三尺讲台。长大的我,背后重视教育的母亲也一直为我创造了各种条件,虽然成绩并不优秀,但养成了我好学、自学的学习习惯。虽然我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拿着满分卷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或者是“父母眼里的骄傲”,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自己想要成为一名老师的想法。大学至今,我在各种各样的学校、机构尝试担任老师并摸索自己想要的,还记得在面对环球雅思的高难度面试有些许紧张的自己,还记得第一次踏进新东方的总部好奇的心情..。从教这几年来有过太多太多难忘的经历,曾经因为为了准备公开课熬夜到凌晨三点,也曾经因为被校长当众表扬而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在教学里,我成长了,我保持自己学习英语的热情,我实现了小时候那个埋藏在心里小小的愿望,我通过脑力劳动获得了经济保障,同时,我认识很多家长和学生,他们亦是我的朋友,在这个城市里给我送来了不期而遇的温暖。政府单位的工作没有坏处,对于我而言,它就像一个温暖的舒适圈,就像温室里的孩子时刻受到爸爸妈妈的保护,在这里,自己每天像是流水线的女工,重复着繁忙而琐碎的工作,久而久之,慢慢消磨了自己对生活美好的热情和向往。对于很多长辈和很多喜欢政府工作的人而言,这是一份很有安全感的工作,但对于我来说,并不“光鲜”。
亚瑟•叔本华曾说过:「我们在用四分之三的生命去活成另一个人。」生活中,常常有人告诉我们,「你应该是这样的」、「你应该这样做」、「不要这样,大家都不会这样」,他们或许因为根深蒂固的观念,拿着自己认为的黄金定律无限制概念我们。有部分人接受了这些定律,自我催眠变成了「我应该……」,最终使自己变成芸芸大众中的一员。现在,电视上活跃着一群「流量偶像」:颜值高、年龄小、没演技、爱卖萌……千篇一律,烦躁得让人想关掉电视。但是,从这些偶像的行为看,他们自己努力地维护着「流量偶像」这个标签:微博上撒娇卖萌,台词不背用数数字代替,演戏时高兴了哈哈哈,不高兴哇哇哇,古装剧追求长发飘飘,现代剧都是傻白甜。于是,再也没有人说他们是「演员」。胡歌曾经也是「流量偶像」的一员,后来他越来越感觉这种千篇一律的生活糟糕透了,在一次采访中他说,自己用了八年,才从「流量偶像」的「泥沼」中爬出来。胡歌坦言自己是这种千篇一律的「流量偶像」最早的受益者之一,那时他和现在一夜爆红的小鲜肉一样,享受过被众人疯狂爱慕的时光。那些爱慕,是他事业起步的基础。早些年他的作品几乎都是那些飞来飞去的古装偶像剧,并且还都留着厚厚的刘海——《仙剑奇侠传》试妆时,为了掩饰他偏长的脸型,他的老板特意让化妆师给他设计了这个发型。这个造型伴随了他很久,成了胡歌早期最鲜明的形象。慢慢地,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千篇一律的演员里面,你看不到自己。」胡歌的第一次转型是拍摄生活剧《苦咖啡》,这是第一次他抛弃了「李逍遥」般古装大侠,成为写实派演员。之后他拒绝了公司制作的热播剧《步步惊心》,选择在电影《辛亥革命》中客串出场仅几分钟的林觉民,之后是都市白领、康巴汉子、霸道总裁……虽然不温不火,但他想演的戏,终于演到了。近几年,胡歌的作品《琅琊榜》、《如梦之梦》、《生活启示录》获得了成功,他说自己再也不是「飞来飞去」的李逍遥。没有人应该怎样,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你要做的。没有人能要求你怎样,除非你告诉自己你就是这样。你不愿意给自己贴标签,并淹没在芸芸众生中,就没有人能强迫你这样做。千篇一律的人,一遍遍告诉自己,自己没什么不同,最后他们就真的没什么不同了。敢于撕下自己的标签,行为遵从自己本心,才能得到自我。
这一次职业上的取舍没有对或者错,只是说个人的选择方向不同。父母的苦心,孩子的不甘,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是啊,20多岁,最好的年纪,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希望、渴望,对自己也有太多的未知与期待,甚至骨子里的冒险和不安分都会在这个年纪喷薄出来,让我们怎么稳定呢。相信我们只要可以越走越远,父母不再担心我们做不到,而是成了我们妥妥的坚定的大后方。他们也许依然希望我轻松稳定,但另一方面,更希望我活出自己。我也终于明白,随着你的能力越来越强,你会收获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所谓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当你真的足够挑起自己身上的担子,表现出让亲人信任的能力,给了父母一剂定心丸。毕竟,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成龙成凤。父母不同意你闯江湖的梦想,大多数时候,是担心你空有一身孤勇,却没有安身立命的功夫。
愿2018年的你和我,都可以坚持自己的选择,勇敢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并热爱生活。
我是梦婷,期待你与我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