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静是个乖巧、漂亮的女孩儿,从小就是。
“长得这么漂亮,又对人没有坏心眼,放出去工作多不安全!留在家里看孩子就好了……”丈夫这样想。
晓静呢?
或许是觉得丈夫说的有道理,或许即使不认同也习惯了听丈夫的话,或许晓静从来都没想过丈夫说的对还是不对,听就是了,反正从小就是听别人的话长大的。听妈妈的话照顾两个妹妹,听爸爸的话放弃了学业,听男朋友的话来到北京,听丈夫的话放弃工作留在家里。
在社会性别的课上,老师请大家画一幅画表达自己的愿望,晓静画了大房子给父母,画了花园和玩具给孩子,画了车给丈夫,唯独没有任何东西给自己。
“晓静,你自己呢?”老师淡淡的问。
是呀,“我自己呢?”晓静嚎啕大哭。
自此她开始不断的寻找自己,我喜欢什么?我要做什么?
喜欢孩子,就去社区的打工子弟幼儿园带小班。喜欢钻研教育,就去考脱产的幼教专业……
这是晓静的故事。
原本,我想说:看,生活总是给有心人预备好了你需要的一切,只要你找寻,就能找到;看,生活预备好的一切只会留给有心人,只有你努力,才能找到。
可说着说着,就变了。
想到了我的那些小学、初中同学们,她们几乎都跟晓静有相似的前半生,不同的是,那样的日子就一直过下去了,没有梦想,没有自我,浑浑噩噩。
如果说她们这样的命运是因为读书少,那么晓静呢?她已经高中毕业了,学历不算低了,可在遇到同心之前不也是浑浑噩噩的生活着?她所接受的教育,12年的学校教育,难道没有告诉过她:要活出自己?
其实不止是晓静,多少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即便听起来受教育的条件比晓静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大学毕业,可那又怎样?仍然有无数的人在接受了长达将近20年的教育之后,依旧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
这不只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区别,而是整个教育生态的缺失。
我们要提供给孩子的教育,应该是为了让他发现更好的自己,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梦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生活,与人为善,与自然和谐相处。
可现在呢?一个个原本千差万别的孩子走进学校,走进教育工厂,用同一种模子,被训练成同一个样子。他们被视做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螺丝钉,而不是一个个活着的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是谁决定了孩子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育?谁又有资格决定孩子应该接收怎样的教育?
有人说:不应该给贫穷地区的孩子更好的玩具、更好但短暂的自由和快乐,因为如果他们一直没有经历过,至少可以不盼望、不失落。给了,又中断了,会让他们受伤。
真好笑!
是谁在这样说?是所谓“贫穷地区,曾因此受过伤害的孩子“?还是给他们短暂快乐的人?没有参与到其中的旁观者,带着”贫穷的人就应该生活在…………的环境里,一辈子……“的想法,对此指手画脚,多好笑!
三黄补充说:
后来的晓静,想要寻找更好更适合人的教育,就去学习蒙氏、华德福,但当她想要在引领自己成长的打工社区推行这些理念的时候,却被拒绝了。理由是:这些理念很好,但太先进了,不适合这里的打工子弟学生。他们只要能接收基本的教育、开心、安全就够了,不需要那么多先进的东西……于是,最后,晓静只好跟引领自己走上这条路的启蒙人分道扬镳了……
她在找自己,不停的找……
我也是。
最后的定格,我说:哪怕再痛苦也要继续挣扎,这样才可能迎来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