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也不能随心所欲。
那么,怎么办?
与自己较劲,与别人死扛?
一
前段时间,老公从繁忙中抽身出来,我们一家三口决定外出好好吃顿饭。
老公提议去吃烤肉,我随声应和,而儿子却一脸不高兴地说:“我要去吃涮锅!”
“你平时不是挺爱吃烤肉的嘛?”
“不,我就是要吃涮锅!”儿子边说边倔强地把头甩向一边。
“不行,今天爸爸请客,得听爸爸的!”我也不让步。
其实,平时这样的事一定是听儿子的,但是,刚刚他那绝不妥协的语气、执拗的表情和甩头赌气的动作,忽然让我觉得这孩子被娇惯的过头了,简直成了家里“说一不二”的“小王爷”。
如果总这样,那他以后遇到的事十之八九都得纠结郁闷。所以,我决定借这次吃饭的机会治治他这毛病。
“行啦,孩子想吃涮锅就……一向对儿子百依百顺的老公来打圆场,结果被我使眼色给制止了。
“涮锅也不错,不过烤肉也很好吃呀,快点走啦。”我边说边挽着老公的胳膊慢条斯理地往外走,装作不再搭理噘嘴的儿子。然后用眼角的余光悄悄一扫,发现他正一步一磨蹭地跟在我们后面。
“你看,何必呢?和孩子较什么劲儿呀?,他一会儿该闹腾了!”老公压低声音说。
“他又不是不爱吃烤肉,是在和我们较劲,不能总这么惯着他。”
我们进了烤肉店,后面跟着极不情愿的儿子。
刚开始,儿子的小脸绷的紧紧的,但毕竟是孩子,在阵阵肉香的诱惑下,他板着的脸渐渐有了不自然的笑颜。
当然,老公担心的闹脾气事件也没发生。这顿饭最后在我们愉悦的谈笑声中圆满结束。
有人可能会说,吃个饭至于吗?去哪儿吃不一样,随孩子不就得了。
其实我倒觉得类似这样的事情,正好是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契机,它能适时地促使孩子成长和进步。
我就是想通过外出吃饭这件小事,让孩子明白:
1、不是你所有的要求都应该得到满足;
2、有很多事情是自己不能左右的;
3、要学会适时接受别人合理的建议。
事实证明效果还不错。
自那次后,儿子再没有提过非什么不可的要求,而且也懂得遇事参考一下我们的建议,不再“独断专行”了。
我们不是非要和孩子较劲,但我们不能让他误认为什么事都可以围着他转。
如果那样,长大后的他铁定常常与自己较劲,与别人死扛。
而那时,我们除了替孩子纠结,就只有悔不当初的份儿了。
二
有一次,我带孩子去打疫苗, 碰到一位妈妈正好也带着孩子去打疫苗。
那个孩子怕疼哭闹着不脱衣服,他妈妈耐心开导了一会儿,但是孩子还是不进注射室。在我以为她一定拽着孩子强行进去的时候,她却带着孩子离开了。
里面的医生说:“这都第三次了,这针疫苗已经拖了快一个月。就因为孩子不愿意打,她就顺着孩子,这样的妈妈真不多见。”
这种过分迁就孩子的做法可取吗?
如果有人认为孩子有权决定做或不做任何事情,那么像打疫苗这样的事,是不是非要听孩子的才算正确?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不可否认,让孩子去做他愿意做的事,能使他得到更大的锻炼和成长。但凡事都以孩子为中心,凡事都按照他们的要求来,这种做法绝不可取。
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我们也可以尊重孩子的权力,但前提是不能没有区分的一味顺从和迁就。
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世上有很多事情是他们不能左右的,要试着学会去接受自己意愿之外的安排。
绝对不能与自己较劲,与别人死扛!
三
2012年,湖北十堰郧县杨溪铺镇某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因不愿工作而饿死家中,让人扼腕痛惜!
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中专任教,因不满学校的安排,后辞职成了无业游民。他的母亲因规劝他而被打成骨折,后来母亲失望的离他而去。
从此他独自宅在家里14年,像野人一样生活,最终饿死家中。
导致这样的悲剧,原因与他从小被家人过分呵护、过分顺从迁就不无关系。
从小他家虽不宽裕,但要什么父母给什么,从不违拗他。大学期间,姐姐为了供他读书而辍学。就连父亲去世,家里怕他承受不了,都对他隐瞒。
就是这种“一切以他为中心”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零容忍的性格缺陷,最终致使他毁了自己。
如果一味地迁就孩子,最后极有可能会使他越来越不能容忍与他意见相左的人和事。
在学校里可能无法与同学和平相处;走上社会,不能平和的接受一些不合心意的结果和安排,而那些公然不平等的待遇更是令他无法容忍和接受。
尤其在职场中,如果不懂得服从,那就只能不停的换工作,甚至失业都有可能。
因此,在成年之前,孩子必须要学会许多事情,其中包括自我克制、服从、适应、遵守约定等等。
四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过分小心谨慎,怕自己一不小心会侵犯到孩子的权利。
在很多时候,我们在“尊重孩子个性”、“重视孩子权利”的论调下,对孩子的“特权”一放再放,几乎一切以他们为中心,才致使这种做法与纵容、溺爱等的界限混淆不清。
孩子确实有他自己的权利,但是对孩子权利的误读,会使孩子越来越自我和任性。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但绝不等于放弃原则。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很多时候并不能随心所欲。
在面对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时,要学会与外界和解,不和自己较劲,更不与他人死扛。
尤其那些在家里总“说一不二”的孩子,家长更需要纠正他们。
如果,我们一定要教给孩子一些处世的道理,那么,这无疑算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