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总觉得买股票就是搞投机,每次见到我都会说,股票不要搞了啊!到时候把本金都搞没了!
还好我爸妈不这么觉得。爸爸从我上中学的时候开始买基金,最开始买的就是银行基金经理推荐的那种。2006年的时候,一次买了好几万,就像存银行一样,也没管过。那个时候手机网络很不普及,也没有app来操作,我记得爸爸是跑去银行购买这些理财产品的。
2008年左右,本金翻了个倍,爸爸赚了蛮多钱,觉得还不错就卖出了。然后买了套房子住。
恰巧这个2006年是低谷,2008年达到了牛市。爸爸就是这么碰巧。高买低卖的规律让他给赶上了。
他没有学过基金股票,只是放进去一次钱,取出来一次钱,一共操作了两次。
因为这一次正向的经历,爸妈对基金股票并不排斥,觉得是挣钱的工具。等到2009年,他们又大规模买入了一次基金,结果正好买在半山腰,一直跌一直跌,好在他们也不知道基金一直在跌,压根儿就没怎么关心。于是基金跌啊跌,过了几年又全线大涨到了新的牛市。一直到我上大学,到我工作,这笔基金都还在那里面随着股市沉沉浮浮。
那么爸妈到底亏了还是赚了呢?
答案是赚了。除了本金,还有分红,除了分红,还有收益。
看看这个基金走势图,你就会发现,虽然每年都在涨涨跌跌,但是年份拉得越长,上涨的确定性也就越高。趋势是整体向上的。
老一辈人投资很佛系。但这才是真正的投资。
他们不惜得每天看app,也不会操作,但这正好帮助他们赚更多钱。相反,操作越频繁,越容易挂在半山腰上。
持有股票基金等资产,长期持有。这就是资产增值的唯一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