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爸爸夜聊起满朋友圈那些“吼妈”的故事,再结合这两天发生在哥哥身上的一件事,我对此有深深的体会。
具体事情大致是这样的。妹妹在玩百数,把36放在了36上,结果哥哥在旁边大叫“错啦错啦” 当时家里还有客人,我让哥哥轻一点,他就不服气地说“妹妹摆错了,我是在教她。”结果在让哥哥亲自验证了是自己看错了的情况下,哥哥还是不屈不挠地把我叫到一边跟我理论。我当时确实是被哥哥的战斗精神,或者更多是他挑战权威的事实给激怒了。不过还是平息了一下自己不平静的内心,先找外援。在朋友的开启下才明白,原来其实孩子就是这么回事,会看差,还认死理。
说到这事,爸爸也跟我说起,他在陪妹妹玩百数的时候,有时把26的2遮住,问妹妹剩下什么,妹妹回答的永远是爸爸遮住的那个数字。他开始也搞不明白,还有点生气,但是一段时间的陪伴下来,发觉孩子的有些瞬间记忆就是这么深刻。在了解了孩子的视角和大人确实是不一样的以后,爸爸最近陪妹妹也特别耐心。
与此同时,我和爸爸交换了一下平时陪哥哥写作业的心情。我知道自己虽然嘴上一般不吼,但是心理还是会呐喊。其实我也清楚,我呐喊的根本原因无非就是,快写完作业,还有一堆践行等着你呢。我承认以前我也是很贪的,企图让孩子做作业也好做践行也好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因为做的多,践行就写起来漂亮啊~~
走心出发,我号称的爱孩子,其实就是爱自己而已。
最后爸爸来了一句总结性的话“ 我今天陪妹妹玩了将近三个小时的乐高,无非就是搭了拆拆了搭。其实只要你内心真的很喜欢这个孩子的话,你会很有耐心的。”看似大大咧咧的大男人,却一直把握着教育的核心—爱。
今天听完课,我真的是完全以一种愉悦的心情在陪孩子做作业。老师要求念书上的小诗,我就念给孩子听,让孩子告诉我注意点。孩子的回家作业读拼音,我请求孩子带我读,并纠正我读的错误。做数学的时候,也是我读题,让孩子解释,发觉其实孩子真的什么都懂。
由于晚上有轮滑球课,因此只践行了美国数学,但是孩子在做的过程中我们不但一起找汉字,每次做对一步我都用英文表扬他,并告诉他有古诗视频作奖励。
打破学科的概念,这是学习力妈妈要改变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