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记录美好,是让我们逃避不美好的事吗?我觉得更多的是学会从哪怕不美好的事中也能去赋予它积极的美好的意义。积极赋义是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我记得在李松蔚老师的系统式家庭养育里听到过。
比如孩子撒了牛奶湿哒哒的玩耍,撕纸巾,墙上涂鸦,你可以说你怎么那么调皮捣蛋,你可以骂他,粗暴地阻止他,但积极赋义,你可以想,孩子在发展自己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这两个是都可以让他未来保持积极学习的好品质,而这个品质是可以通过大人不同的反馈而把它磨灭掉或者是保护好的。
积极赋义也是看待一件事情的视角,视角不同,结论也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同。
#今日美好和日行一善
昨天下午店里来了一位50岁样子的女人,带着口罩和帽子,她一进来问我们怎么关了几天门,然后她就开始说话说话说话,点了粉,粉也凉了,其他客人来了几拨又走了…她一直在说,而且是高频的在说,说了两个小时,对着我说,对着客人说,哪怕别人并不怎么回应。
原来她的脚被丈夫烧伤了,婚姻不幸福,前段时间我不在店里,她来到我们的店吃粉,跟我老公和婆婆聊过天,然后喜欢在这里倾诉,说实话中间当她面对我说的时候,我有耳朵想爆炸的一瞬间,我用比较礼貌的方式撒了个谎,跟她说:阿姨,我接个电话。然后她从收银台回到座位。开始对着对面的另一位老人说。
她说的内容是不满意女儿找的男朋友的事,抱怨那个男的有多么的一毛不拔,对女儿不好,对自己不好,来来回回的把那些事儿咀嚼重复,她的出发点是担心女儿走自己老路,遇人不淑。她的故事挺悲惨,但她全程说起来的情绪是高涨的,甚至带着一点得意和欢乐,当说到自己掌控着户口本的时候,我看到她看起来很好的心态,其实是有很多底层的无奈。她说在家里没人讲,她需要倾诉,不然憋着很难受。
我把我的感受告诉我老公,我说我其实有点受不了了,所以中途出去了。老公跟我说: 你允许她在这倾诉,也是你做的一件善事。
我老公帮我积极赋义了这件事,为需要倾诉的人提供了一个倾诉的空间。
老公说: 去年食堂的经营我本来一直把重心放在产品上,产品的反馈很好了,但是吃的人就是不多,我就开始怀疑自己,但是你昨天跟我说,问题不是在产品上,关注点也不能只关注在产品上,产品的好坏不代表我的成功失败,而我们的食堂,我们的店,能容纳接纳什么样的人是重点,因为进店的人是我们的态度我们的对世界的看法的投射。你这句话给到我宽慰。
他去年下半年一个人开店,叫了婆婆来帮忙,这大半年,店里跟着他的心情起伏变化。基本上他不喜欢的客人都被他怼走了。他自己感觉进入了死循环。这也是为什么前段时间我觉得我要先改变,然后找个契机一起打开思路。
所以想遇见什么样的人,先把自己的频道调整好。我们看到的世界也许是不真实的。我现在也会提醒自己,别太相信自己的脑子,多用心感受生活。当我们欣然接受外界的一切,一定会越来越好。
而且当我发现人在抱怨的时候,他多以为自己是受害者,但其实,他也是受益者。就是自己也得到了某些隐藏比较深的好处。有些人能看到有些人不能看到罢了。
今天帮我们知识分享圆桌会议的小伙伴鲍鲍拉票了。小伙伴是天津的,妇产科医生,讲的内容是纯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怎么样早吸奶。我从大宝开始喂到2岁3个月接着喂二宝,也算是资深的母乳喂养践行者。也有蛮多的经历,也很愿意分享推广纯母乳喂养的好处。
这是春天里一道美好的食物,因为带着季节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