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立秋已经有些日子了,但是到现在我才有点秋天的感觉。秋致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身在大都市的我没有看到太多的秋景,只能稍稍的感觉到一点儿秋意!天比以前“高”些了,气温比以前凉爽些了,早晨洗漱完皮肤有紧绷感了,刮的风没有以前的炙热了。这就是我现在的对秋的感觉,怎么我眼前的秋似乎和以前的季节没什么变化呢?除了熟悉的面孔,熟悉的高楼熟悉的街道我看不到哪儿有变化,对了,有一点是道路两旁的树零星的掉了几片叶子,偶尔的回家的路上看到飞不动的知了。除此之外除了日历上的日期显示着一天天走过我再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了!
记忆中的秋应该像刚会走路刚呀呀学语的孩子似的可爱,惹的人总想抱住他,让人沉浸在和他舒畅的感觉中。起早的人儿应该有这样体会吧!当对夏天的闷热还在防备状态中呢凉爽的感觉不知什么时候渐渐的上来了,偶然的早晨起来发现天变高了,空气清新好多。周身气温不冷不热的刚刚好,晨曦微弱周围静悄悄的让人不自主的全身心放松下来,可端坐让神思畅游,可四处走走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这时的人彷佛与天地与周遭的一切融入在了一起,动也是天地的静,静也是一种周围的动。这时的思想会很开阔,心境会望的很高伸的很远。
记忆中的秋是家人繁忙中的笑脸,家在北方的平原,没有多少的干旱水涝。地里的庄稼经过春生夏发到了收成的季节了,一家人早早的吃过早饭或者先去地里趁着天凉快先干几个小时的农活回来吃过早饭再带上晌午的干粮匆匆的又回到了地里。他们总是变着法儿让我们在地里也能待上一天,与我们比赛摔(摘)花生,玉米地里的捉迷藏,拾一斤棉花给我们几毛买冰棍儿的钱,开山药时秧下面逮的毛毛虫子,我们也总是能玩儿上好大一阵子……直到日暮西沉周围泛起一层薄薄的雾气,才乏累的说笑着带我们回家做饭。这样日复一日的直到大地变成了苍凉的颜色,直到雪花把他们封在屋里。这样年复一年的让我们适应了在地里劳作,现在还偶尔的想起汗珠滴落摔在地上在渗到土里的形状。
记忆中的秋还有小时候放学了的闹。放了学大人们都在地里,我们也不能闲着,要去给家里的牲口割草,秋天的草不比春夏的,大部分都已经开了花要么就是枯黄了的,但聪明的我们总是能找到如春天般青青的软软的草。在高的植物下面它偷偷的潜伏着就想我们躲避大人挑剔的眼光,在棉花柴下,在玉米杆下,在土坡后……多着呢。小孩子的耐心终归是差的,割着割着就会尘土飞扬起来,翻跟头,跳土坡,比摔跤。。。。。总会在大人的呵斥驱逐下逃之夭夭。
记忆中的秋天还有很多景象,但现在的眼前的秋已经变了样了,,以前是跟着父母那一辈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暖谢苍天。现在也是一年四季的忙,但忙的一成不变,有时忙的生活乏味,忙的审美疲劳。看到街上白花花的大腿多了,我知道进入夏天了,看到穿棉服的人不多了,我知道冬天快过去了。我不知道是好是坏,身在一个大环境有时不得不跟着它的步伐走。
如果说夏天是热烈奔放妩媚多姿长发飘飘姑娘,那么秋天就是英姿飒爽,英气逼人的短发美女,她的美那么干脆,那么的通透。上天给了我们一年四季的风光我们也一直跟着季节时令走,但什么时候能走到自己的心里的秋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