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传》有感
清处鳌拜集团之后,康熙皇帝真正掌握了国家政权。数年之中,他早夜孜孜,宵轩勤政,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各种国务的处理之中。在他的努力下,不长的时间,清朝政治开始走向正轨,清朝政权也呈现出健康向上的发展局面,然而就在此时,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和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却发动了一场遍及大半个中国的武装叛乱,于是一场生死搏斗便摆在了年方弱冠,稚气未脱的康熙皇帝面前。
康熙初年,由于三藩势力的发展,三藩和中央政府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于是以康熙皇帝为代表的清朝中央政府先后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三藩势力的发展,而后又在推行这些措施的基础上,正式下达了撤藩令。
撤藩令的下达触及到了三藩王的切身利益和权利,引起了他们的极度不满。成为日后叛乱的诱因。
从康熙12年底到康熙16年初,战争持续了三年多,康熙皇帝指挥清军已经从最初的被动状态中摆脱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相持,渐渐一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作为一国之君,在长达八年的平定三藩叛乱的战争中,康熙皇帝承担起了艰巨的任务,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三藩叛乱平定之后,采取措施清除叛乱影响以巩固统治,便提上了康熙皇帝的议事日程,康熙皇帝结合惩办叛乱罪犯,最终将撤藩变现实,从而真正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
在平定三藩叛乱中,康熙皇帝呈现出了坚强的毅力和用人的才华,以及在政治上的远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