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我带队参与了人本集团的第三次羽毛球赛。
比赛结果仍和往年一样,团体赛的第一轮小组赛被淘汰,个人赛进入四强,打到最后一轮。
在比赛的现场,我和队友们有幸观看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比赛,对着自己蹩脚的球艺,有了认真练习的决心。
比赛虽然输了,可我也由先前的无地自容,到现在坦然以对,或许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吧!
比赛过程很精彩,点燃了大家的激情与信念,球赛已结束,可它在我和我的队友心里留下了以下的话:
关于培训
“回去就开培训班吧,我们愿意交钱。”
“天哪,他简直没有接不到的球,真是我偶像啊!”
“你就来教我们吧,如果你这样的水平是在沟里,我愿意下沟去!
比赛结束时,这一群输掉比赛的业余选手们,拉着教练,扯着场上那个球打得厉害的队友,叽叽喳喳的说着。
知不足而改进,我很高兴看到大家比赛结束后的反馈与意见,想要进步方能进步,将开办羽毛球培训班,定期组织学习列入计划之中,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关于心态
每一场精彩的比赛,都有拼博的过程,当双方实力相当时,考验更多的其实是心态。
比赛出现焦灼的情况很多,第一轮15分制,三局二胜,团体赛五局,每一场都很重要,它的胜负决定着你的团队是否能够晋级。
观看比赛的观众,都会不由自主的去对比比赛中的球员,从接球到发球,从表情到球技。
荣誉很重要,球品更重要。
所幸,我的伙伴们始终站在一起,给输球的队友鼓励,为赢球的队友喝彩,每一位队友都服从安排,每一位队友都保持笑容,每一位队友都尽了最大的努力。
总有比赢球更重要的东西,不是吗?
关于进步
“你们进步还是蛮大的。”辛子股份的一名裁判说道。
“我们和大家水平相差甚远啊,真得加油!”我不好意思的回复着。
“现在真不一样了,还赢了好几场,我记得每一次比赛,你们好像都不太会打。”这是位每届比赛都在现场的裁判。
他的话一下子将我拉回记忆中2017年10月,那是集团第一次组织羽毛球比赛,要求各企业派代表队参加。
我是拒绝参与的:一来公司没有专业会打的人,二来影响生产,三来我怕出去丢人。
对于拒绝这件事,我马上做出努力:向公司厂部申请不参与,向集团工会申请不参与,可几轮申请下来没同意,我心里很烦躁,可也只得灰头灰面的去组织人员。
会打的都被我拉上了,当时公司只有一块室外场地,10月的风很大,无法训练,赵扬带着一群仅仅会接点球的伙伴们,现场教学了半个小时。
至少得知道规则吧,教学的内容就是发球与规则与说明,大家听的半懂,我自己也懵着。
根本就不会发球,不知道站位,不知道单打与双打的区域,从女单到男单,从女双到男双,打了好几个21:0,团队赛也5:0全军覆没,作为无锡领队的我,只想比赛赶紧结束。
和不想参加比赛一样,我只想早点回去,便又付诸行动:后面的比赛我都输了,不用打完吧,还是省一晚住宿费用,早些回公司上班吧。
申请仍然没有被审批,我们硬着头皮打完每一场比赛,输掉每一场比赛,再抱着无数个零鸡蛋悄悄的回了家。
往事不堪回首啊,还好过去了。
现在仍然是输,可2:3的输比5:0的输,意义总归不一样吧!
学习的最好方法是实践
在网上看过规则说明,我甚至还设计了公司的羽毛球的看板:从一大堆资料里挑选出最有用的来,告诉大家哪里是单打区域,哪里是双打区域,该如何发球,如何算出界,双数分右边发球,单数分左边发球……
换发球,交换场区,两次击球,界外……没有比赛的时候,我就是记不住这些规则,可到了比赛的现场,听着裁判的判定,球员的站位,这些貌似复杂的规则,忽然就通了。
古语有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人非生则知之者,靠着自己的跌跌撞撞,我们学会了走路,靠着我们牙牙学语,我们学会了讲话,靠着比赛,我们学会了打羽毛球,而我们也将靠着不断的摸索,让自己向前走着。
球类的学习如此,其他亦然。
一年一度的比赛又结束了,有欢乐也有失落,有笑语也有叹息,结果并不重要,过程里的总结与反思才能让我们一步步的成长。
最后写给队友:比赛结束时说的话,你记住了吗?
羽毛球赛规则小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