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期间,因为回老家耽误了亲子阅读,从昨晚开始,麦穗又捧起了她心爱的绘本。^_^
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经典幼儿故事,也是与之前的绘本风格不太一样,当初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读这类故事,但是,这本的插图是中国传统水墨画,了了几笔,浓淡相宜,很有意境,果断买来一块欣赏。
不用的版本,故事细节略有不同。我买的这本呢,讲的是,冬眠中的青蛙等待春天到来,然后产卵,发育成小蝌蚪,去池塘里找妈妈,鸭妈妈说小蝌蚪的妈妈长着两只大眼睛,于是小蝌蚪找到了金鱼,金鱼说小蝌蚪的妈妈长着白肚皮,于是小蝌蚪找到了螃蟹,螃蟹说小蝌蚪的妈妈长着四条腿,于是小蝌蚪找到了乌龟,乌龟连忙说小蝌蚪的妈妈叫起来呱呱呱,大眼睛,白肚皮,四条腿,呱呱叫,根据这几个特点,小蝌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见到妈妈发现长得不一样呢,哦,原来小蝌蚪在发育过程中,尾巴不见了,长成了四条腿,和青蛙一模一样了。小蝌蚪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妈妈了。
这是科普的生物课,讲的是青蛙这个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过程,特别形象生动,麦穗在观看完小蝌蚪找妈妈的视频后,发现小蝌蚪碰到的动物不一样,也还不明白这个发育知识,一直问,小蝌蚪的妈妈呢?呵呵,这个年龄段的确不太适合,独立阅读或者知识面特别丰富的宝宝可以读啦。
故事中,每个动物对青蛙的外貌描述都是片面的,或者没有抓住主要特征去说,导致小蝌蚪总是认错了妈妈,其实也传达了看问题要全面,抓重点,否则一叶障目,不得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