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混世哲学(十三)
王自成
十三 御夷之道——师夷之智以为自强之本
曾国藩的功业,除了扫平太平天国之外,以开创中国洋务运动为最巨。他倡导或主持的洋务运动实务有:创建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制造出中国第一艘兵舰和第一台机床;炼制出中国近代第一磅火药和第一炉钢水,首次组织翻译出版了近代西方科技等方面的书籍数百种,首次奏请清政府选拔幼童赴洋留学,开了中国公派留学生的先河。由于近当代中国有廉价地、一知半解地批评清政府的流俗,我记忆中的中小学历史课本仅仅把“洋务运动”描述为没落清政府的垂死挣扎,而对其改革开放的进去精神,及事实上促进了中国官办资本主义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功绩,则保持沉默。更有甚者,有人对今日之改革开放颂扬有加,而对先前的改革开放,就简单的以其“清政府”之不良出身,而骂为走狗、汉奸。这样的人,其实是欲骗取现实政治利益之徒,与德行、学问无关,学者当善辩之也。
当然,近年来也逐渐形成了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风气。南京大学教授郦波就做过一档电视节目,在其中称赞曾国藩为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曾国藩“睁眼”看到的当时的国内外国情如是:
“第就各省海口论之,则外洋之通商,正与内地之盐务相同。通商系以海外之土产,行销于中华;盐务亦以海滨之场产,行销于口岸。通商始于广东,由闽浙而江苏,而山东,以达于天津。盐务亦起于广东,由闽浙而江苏,而山东,以达于天津。
吾以‘耕战’二字为国。泰西诸洋以‘商战’二字为国,用兵之时,则重敛众商之费;无事之时则曲顺众商之情。众商之所请,其国主无不应允。其公使代请于中国,必允而后已。众商请开三子口,不特便于洋商,并取其便于华商者。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曾国藩仅用“耕战”二字就将当时中国的国情概括无余。而用“商战”二字概括诸洋的国情,也同样精到。甚至可以这样说,尽管《资本论》对资本主义有深入细致的阐述,但如概括起来说,又何曾逃出“商战”的范畴。即使到了今天,资本主义各国仍然以“商战”立国,而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中国,又何尝可以忘记“商战”二字!此外,曾国藩基于自己所理解的盐务去理解当时的外贸,虽然没有认识到当时诸洋对中国的贸易多是私营,而中国的盐务多是官办的区别,确实认识到了贸易之“有无交通”的本质。他还认识到公平的外贸“不特便于洋商,并取其便于华商者”,具有我们今天所说的“双赢”的性质。
由此可见,面对西方列强带给中国的前所未有的危机,曾国藩并未像当时一般士大夫那样沉湎于“天朝上国”的迷梦,而是“四更成寐,五更复醒,念夷人纵横中原,无以御之,为之忧惧”,从而迅速放下了“礼仪之邦”的架子,形成了上述清醒的认识。而他苦思冥想所获得的御夷之道仍是他的《挺经》的核心内涵——明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强:
“逆夷据地求和,深堪发指。卧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时事如此,忧患方深。至于令人敬畏,全在自强自立,不在装模作样。
临难有不曲挠之节,临财有不沾染之廉,此威信也。《周易》立家之道,尚以有孚之威归返诸己,况立威于外域,求孚于异族,而可不返诸己哉。斯二者似迂远而不切合事情,实质直而消患于无形。”
所谓“返诸己”就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何以自己不如人?当时的中国已经被列强的船炮吓破了胆,而曾国藩在作出冷静清醒的分析后,提出了解决措施:
“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人常情也;忽于所习见;震于所罕见者,亦世之常情也。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夸其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
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购成之后,访募覃思(即深思也)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这里提出的引进、仿造的策略,其实比鲁迅的《拿来主义》早50多年,而且也比后者具体的多。直到前几年,这种策略还在中国大行其道,甚至为中国赢得了“山寨大国”的恶名。今天,虽然我们已经在向创新大国挺进了,却不应该忘记曾国藩等前贤的奠基之功。
曾国藩提出的上述自救之道,也就是他的《挺经》所阐明的那个“明强”。“明强”不是愚昧的逞强,而是建立在“明”的基础上的自强,需要有“智”作为“自强之本”,所以须“师夷之智”:
“师夷之智,意在明靖内奸,暗御外侮也。列强乃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师其智,购其轮船机器,不重在剿办发逆,而重在陆续购买,据为己有。
粤中猖獗,良可愤叹。夷情有损于国体,有得轮船机器,仍可驯服,则此方生灵,免遭涂炭耳。有此成物,则显以宣中国之人心,即隐以折彼族之异谋。各处仿而行之,渐推渐广,以为中国自强之本。”
遗憾的是,曾国藩已经阐明的“明强”学说,后世并没有学好用好,起码没有深入人心。在曾国藩逝世30年后发生的义和团运动,就是一次愚昧的逞强,虽然其爱国热忱可歌可泣,而其愚昧程度亦令人悲愤歌哭矣。
应该指出,曾国藩的“明强”之“明”在他本人那里就已经包括了通晓科学技术知识的意思,有他自己的话为证:“余平生有三耻:学问各涂,皆略涉其涯矣,独天文、算学一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识认,一耻也;每作一事,治一业,辄有始无终,二耻也。少时作字,不能临摹一家之体,遂至屡变而无所成,钝而不适于用,近岁在军,因作字太钝,废阁殊多,三耻也。尔若为克家之子,当思雪此三耻。”正是在他的教诲作用下,其次子曾纪鸿成为入《清史稿•畴人传》的数学家。
总之,我们今天在重温曾国藩的“明强”学说的时候,理所当然应把通晓科学技术知识及人类一切先进文化纳入“明”的任务范围。若如此,则此“明强”二字仍然是自强御侮的法宝,是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愿我中华后生才俊勉之!
2017年12月14日星期四
hn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