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官宦世家并少年得志,他文武双全,好奇谋。
38岁时,于乱世中投奔李世民,两人一见如故,
从此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他是“玄武门事变”的主谋,最终辅佐李世民夺取了帝位。
李世民一生三次为他赋诗,盛赞他“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他就是初唐开国功臣————房玄龄。
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人,出生于北周武帝元年,
其父房彦谦,精于五经,在隋做过司录刺史,
为人清廉善良,其俸禄,常周济亲友。
房玄龄少年时代随父亲去京师,
当时隋文帝当国,天下宁晏,一片大好太平景象,
但弱冠之年的房玄龄已经对世事有精到的分析,
私下对父亲讲:“隋帝本无功德,只知诳惑百姓。
现在国家康平,但灭亡之日翘足可待。”
房玄龄从小在家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博览经史,工书善文,
到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获封羽骑尉。
因其学识渊博,受吏部侍郎高孝基赏识。
不久,调任隰县县尉。
大业十三年,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
率军三万,进兵关中。李渊军队横渡黄河后,兵分二路。
一路由李建成驻守潼关,以防隋军救援。
一路由李世民率军西进,占领渭北,逼近长安。
李渊父子举兵反隋,得到人民的支持,
一路势如破竹,沿途归顺者甚多。
早已洞察到隋帝无能的房玄龄,眼看隋朝大势已去,
于是他适时的抓住时机,决心投奔李渊父子。
他来到渭北军门拜见李世民,
正好李世民广求贤才,收纳天下英俊,
那一年房玄龄38岁而李世民19岁,
谁也没想到这次碰面,竟然成为了日后开创一代盛世的起点。
李世民和房玄龄可以说是一见如故,
见面当晚就促膝长谈彼此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有了房玄龄的辅佐,李世民的大军势如破竹很快攻破长安。
大军刚进城,房玄龄便向李世民竭力举荐一位,
比自己小6岁的故交,有“聪明识达,王佐之才”之称的杜如晦。从某种意义上说房玄龄是杜如晦的伯乐。
李世民召见杜如晦之后发现此人果然谈吐不凡,
于是任命他为兵曹参军在秦王府中为军国大事出谋划策,
而房玄龄则被委以“草拟檄文书信”并继续协助李世民招揽人才。
两人可谓李世民的左膀右臂,
成语“房谋杜断”就是源自他们俩的故事。
当年十一月,唐军攻占隋都长安。
翌年五月,李渊灭隋,顺利登基,改元武德,实为唐高祖。
元年六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 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李世民拜房玄龄为秦王府记室,封临淄侯。
在唐王朝的统一战争中,唐军每攻克一城池,
诸将往往把眼光盯住库里的珍贵宝物。
房玄龄却不是这样做,他每到一地就首先物色人才,招人幕府,
和他们结为朋友,千方百计将他们搜罗到秦王府来,
这些人后来都为李世民效劳,大大加强了秦王府的实力。
也为后来都能出死力帮助李世民夺得帝位埋下了伏笔。
李世民说:“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我今有龄,犹禹也。”
唐王朝统一全国的战争结束后,其内部又出现了新的一场战争。
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开始为争夺储君之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玄武门事变”,
房玄龄在该事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尽管李建成通过向李渊造谣,将房玄龄和杜如晦调离,
但正是房玄龄看到了李世民的危机,
联合长孙无忌劝李世民尽快动手除掉太子。
后来李世民便让房玄龄和杜如晦乔装为道士,
连夜进入京城,共同商议此事。
房杜二人共同策划了“玄武门事变”。
后来事变成功,李世民即位也就只欠一道手续了。
李世民即位后,论功行赏,
他认为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
长孙无忌五人功劳最大,列为第一等。
他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不分卑贱,
论者皆称之为良相。
他任宰相十五年,女为韩王妃,
儿子房遗爱尚高阳公主,显贵至极,
但常常深自卑损,不敢炫人傲物。
相比起另一位有名的谏臣魏征,房玄龄进谏的表现很少。
但房玄龄却懂得察言观色,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
有次早朝,唐太宗刚刚坐稳,
诤臣魏征就斥责他不该耗资为自己修建皇宫。
唐太宗深知魏征的脾气,暗气暗憋,诺诺连声。
等到身为宰相的房玄龄奏请选拔官员的人选时,
太宗指着一个人名冲着房玄龄大发雷霆:“你这个宰相是咋干的,
像这样的人能用吗?上来后肯定是个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之徒,
人家给了你多少好处?你胆敢徇私情,这次朕决不饶恕你。
来人,剥去房玄龄的官帽官服,爵位全部取消,回家等候发落!”
下朝以后,太宗的心气顺了,来到了房玄龄的府上请房玄龄。
事后房玄龄说:“我太了解太宗的脾气了,他很急躁任性,
但在魏征等人面前发泄不出来,不发泄又影响到正确决断,
那就让我做这个出气筒吧!”
其实房玄龄心里很明白,李世民是个多么骄傲的人,
成天被魏征骂来骂去又不能还嘴,难免心理不平衡。
那我老房做做自我牺牲吧,皇帝把气撒在我身上,
总比他攒多了委屈以致决策失常要好。
房玄龄思考的时候,他谋略细致;争辩的时候,他和蔼可亲;
吵架的时候,他豁达大度。他总是笑眯眯地洞明世事,
又总是不吭声地忍受委屈。皇亲李神通攻击过他,
重臣萧瑀攻击过他,第一宠将尉迟敬德也攻击过他,
眼看都要变成朝里的“出气筒”了,可他还是和没事人一样。
他简直是天生给李世民做宰相的。
常言道,宰相肚里能撑船。
无论这一典故出自哪个故事,但在房玄龄这里就是最好的体现。
而且房玄龄不仅在公事上是“老好人”、“出气筒”,
在家里也是如此。
房玄龄是出名的妻管严。
太宗听闻之后,便和杜如晦商议一起给房玄龄出出气,
于是就让房玄龄和杜如晦分别带夫人参加宴会。
席中杜夫人谎称带来两位舞女给皇帝跳舞助兴,
杜如晦一看马上来劲了,立即下去载歌载舞一番,连称尽兴!
李世民瞅瞅房玄龄说,房爱卿如果喜欢也下去跳一曲吧!
房玄龄明知老婆不悦,却又推辞不得,只得对老婆说,
我只是和她们斗舞,互相切磋一下,不会有亲近之举!
可谁知刚一入场那舞女舞风突变,跟房玄龄来了一次大胆的接触。
旁边的房夫人看得一清二楚,连忙喝止!
连称出门的时候房大人肚子疼!
李世民一看机会来了,
于是下旨让房玄龄带两个舞女回家尽兴,并赐给房玄龄做妾。
房夫人不悦,李世民说给你俩选择:
要么同意把这俩舞女纳妾,要么把面前的毒酒喝了!
房夫人二话不说,端起毒酒一饮而尽,
房玄龄急忙上前制止,可来不及了,房夫人倒在房玄龄怀里,
说我虽然对你严厉了些,
可那是我的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呀!我就是不能与别人一起分享你!
房玄龄请皇上收回成命,众人一看,
两人的确真情实意,李世民只好笑说我只是开个玩笑啦,
刚才你喝的并不是什么毒药,只是一杯醋!
这也就是“吃醋”的由来。
后来李世民不由感叹:这女人连我都怕他,何况房玄龄。
其实房玄龄之所以不敢得罪夫人,
原因是在他还未遇到李世民之前,
他曾经大病一场,眼看自己病得奄奄一息,
于是建议夫人在他死后改嫁,不要守寡。
可他夫人却跑去拿刀弄伤自己的眼睛,
表明她不会改嫁的决心。
后来房玄龄病好,正因为感激夫人对他的不离不弃,
于是一辈子对夫人敬畏有加。
同样,他在遇到李世民后,大半辈子如此尽忠职守,
乃至临终也不忘让后人劝李世民不要出兵高句丽,
也是因为感恩李世民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