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看了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
讲的是一个可爱淘气的小女孩名字叫豆豆,
因为淘气被学校退学,然后去到一个新学校,
这里成了她成长的乐园。
最感动我的是豆豆见新校长那部分,
“豆豆不由得感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亲的人。
因为豆豆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人用这么长的时间来听自己讲话。
而且在这么长时间里连一个呵欠也没打,丝毫也没有厌倦的表示。
就像同豆豆谈天一样探着身子非常认真的听她把话讲完。”
无论过去还是后来,再也没有哪个大人这么认真的听豆豆讲话了。
不带评论的倾听,可以说是最大的善意了。
在《奇葩说》第五季中有一期,
马薇薇在场上吐露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自诩辩论打得不错,可我长了一张刻薄的脸。
从第一季,大家说我过分刻薄。
第二季,我变得温婉了,大家说我失去了锋芒。
第三季,我开始讲段子,大家说我被金钱裹挟了,综艺化了。
第四季,我想分享一下个人故事的时候,他们说马薇薇你失去了自我。
终于到第五季了,我可以好好地崩溃了。”
蔡康永安慰她有更大的世界;
周冬雨鼓励她活出自己。
高晓松说了一句,“你那不算什么,我们被骂的比你惨多了。”
蔡康永及时打断了他:“你这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不能跟痛苦中的人讲,你那个不痛我这个才痛。”
不能以自己的更痛,否定别人的痛。
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出现在节目中,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
“没什么大不了的,你看我...”
“不就是失个恋,你看我...”
“你那就是矫情,你看我...”
也许是出于好心安慰别人,效果却适得其反。
“没什么大不了”这样的话,其实是剥夺了对方宣泄情绪的权利。
有一个女孩,家人去世,在丧礼上她在角落里默默流泪,
他看见了,默默地走了过去,
什么话也没说,什么也不做,就在她身边陪着。
女孩哭完之后,对他说了句,“谢谢你”。
看到别人的伤心,常常总是忍不住想做点什么安慰她。
这是人们的同情心,这很好。
但有时候,其实静静地陪在她身边,不说话也很好。
就像下雨的时候,我自己也能撑伞,
但是有你在旁边,就是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