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东街小学 王大妞
图片发自简书App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八单元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了四篇文章。其中有两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另外两篇是不同的人写鲁迅先生的,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全面地,多角度了解鲁迅先生,感悟他伟大的人格之美和深邃的思想我采取以下方法:
一、激励学生上网查找先生相关资料。
很快先生的简介、作品《孔乙己》、《阿Q正传》等就被学生们找到。鲁迅先生在桌子上用小刀刻“早”字,提醒自己不迟到的事,甚至在日本留学时学医的经历也被学生找到。1904年鲁迅到日本仙台学医,但严酷的现实使他醒悟改变“愚弱的国民”精神尤为重要,于是决定弃医从文,立志用文艺来唤起民众。学生主动学习效果让我没想到。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二、拓展阅读名家名段。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选取有代表性的篇章,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让孩子们认识鲁迅先生笔下一个个生动的人物。
三、积累鲁迅的名言。
“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鲁迅先生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鼓舞人们只要满怀希望去奋斗,便能迎来新生活。“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先生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鲁迅先生深怀报国救民之心,他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从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过渡,近代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时期,他用自己犀利的语言鼓舞民众,唤醒民众,敢于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一直被国人所敬仰,相信学生学完后能收获良多,并以先生的名言激励自己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