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老家的静。每次回到乡村,无处不在的静就整个把我拥抱起来,让我好似回到了母亲的子宫,舒服自在轻松。
为什么乡里的人特别质朴,我想,答案也在此吧!每天浸润在大自然的安宁恬淡之中,心境怎会不宁静淡泊呢?
早晨从楼上下来,后山的虫儿发出啾啾的声音,让空气里充满了初秋的安谧气息。我最喜欢听乡间这些不知名小虫的鸣叫,它们躲在我们人肉眼看不到的角落里,生生不息,就是这样不停地啾啾叫着,绵延不绝,不管不顾。生命自有其律动,连这卑微的小东西也不例外!
每次听到它们的鸣叫,我会站一会儿,静静地聆听,默默地感受这些小东西全部的生命力,体会天地间暗潮涌动的活力!
小虫的叫,反而让人更深地体会到周围的安静,奇怪吧!一动一静之间,小虫的跃动,大自然的安定包容,彼此交融在一起。动显出静,静制约着动,天地和谐,不言之中!
天空小鸟的啼叫,尖利而来,马上消融在无边的空中。那静静流淌的溪水依着山,吟唱着低柔的歌,蜿蜒而去。那水声回荡在厚重的大山边,跌落进清清的水里,消融,无声。
人们在田地里劳作,他们或将辛勤的身影隐在长满绿叶的藤架后,或俯身在田地里的劳作物边。天地之间,唯有他们和大自然是最亲密无间的。亲切交谈,彼此深懂对方。静水,才能深流;深懂,才可能真正获得丰厚的回馈。
年老的阿公坐在家门口懒懒地晒太阳,旁边躺着同样年迈的老狗。老人一手抚摸着这条陪伴他无数岁月的老伙伴,一手拿着烟管,惬意地吞吐烟雾。袅袅烟雾升腾,萦绕,消失。时光在行走,阿公带着淡淡的笑容静看着周遭的四季变化、人事变迁,不动声色,视一切云淡风轻。
徜徉在乡间的路上,我走着,看着,听着,嗅一嗅,想一想,满怀淡然,沉浸于乡村的安谧宁静之中。
幸运于斯!我在乡间出生,玩耍,成长。走出后,在中年,奔波于市的我还能经常回乡,洗一洗在城市里冲杀驰骋而疲惫不堪的心灵,回归到那个安静、与世无争的世界,寻觅我生命的起源,问一问我生命的归向。
老家的静,已经植入我的心魂深处。带着它,我安静而又百般勇气地行走在我的人生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