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妈妈的离开,不同类型的人会给予不同的反应,安全型孩子会哭闹,但是在其他人的安抚下能较快的平静下来;焦虑型的孩子会出现各种崩溃;而回避型的孩子也会麻烦无动于衷。
回避型孩子也曾焦虑地抓狂过,但是尝试过多次没有收到反应,以致他们慢慢的开始转而走向回避,这是一种无奈之下的被迫选择。
我的感触是人在面对无能为力的事情时或多或少都有回避的倾向,或者说一个人即使不是回避型人格,但可能在某些方面某些事情上可能会进行回避。回避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如果这种回避没有给自身产生毁灭性感觉的影响,没有困扰到自己的生活,回避就回避吧,就像案例中那个不婚科学男,他不认为不结婚会给自己人生带来遗憾,他的人生或许没有你眼中的色彩,或许是黑白灰暗的,黑白灰暗的也是一种人生色彩。
但如果影响到生活了,那就需要改变了。对我而言,我的最大逃避就是忽视它,我不要它。但是进入亲密关系后,尤其是有了孩子后,我发现有些事情我避不开,开始频频情绪失控。如何改变?一,重新认识自己。通过沙龙,我道出了一直以来的困扰、疑惑,它们就是我最看不起自己的心魔;其实很久以来,我就一直有种错觉,觉得自己有两个人格似得,因为在大家眼中的我的好,和自己眼中的不好,通过学习知道了看到了自己的阴暗面,每个人都有所谓的阴暗面,同时修复原有认知模式,试着接纳自己的不好。二,深层关系修复。通过从圆哥、老公之间的关系,当我无法从老公那获得看见时,会向圆哥寻求看见,再附上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价值感,原先回避的事情慢慢有力量敢于面对了,虽然还在过程中,冷不丁还会倒退回失控状态,但是强度和频率明显降低。希望自己在将来,面对权威,能够用于表达自己的诉求,真正的活出自己,爱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活出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