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问:网友龙游天下张守仁对《「阳明社会」“阳明心学”到底藏着什么谜底,后人如此趋之若鹜?》发表评论:“研习心学,走近智慧。”对此,伯父有何看法?
伯父答:“研习心学,走近智慧”,这位龙游天下王守仁讲得非常好!我们的学习动机,就是要开发自己的智慧;正像王阳明所说那样,学习也要做到知行合一,即多交流,多实践,在事上磨炼,自会触类旁通、万事达观。
侄儿问:在王阳明所创立的心学体系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其三大理论核心,但世人表述不一,伯父能不能通俗地讲一讲?
伯父答:阳明心学理论体系中,确实有三个重要命题:
一是“心即理”。这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是其哲学的理论基础,亦可说是他的宇宙观。“吾心便是天理”,是说我心与万物一体,万物就在我心中,而心的存在也离不开万物。王阳明强调“外吾心而求物理,而无物理”,还强调“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
二是“知行合一”。这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是其理论体系的主体。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着重于从知行的同一性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进而认识到“知行并进”、“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自信“知行合一”论,既可矫正程朱理学“知先行后”之偏,又可补救世人“知而不行”之弊。
三是“致良知”。这是阳明心学方法论的核心思想,是王阳明对“心即理”、“知行合一”等心学命题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是王阳明,将《大学》中的“致知”,与孟子“良知”说结合起来,加以改造而成。孟子认为,亲亲是仁,敬长是义,人之本心自发地知人知义,这就是良知。致良知的“致”,是指道德实践的功夫。“致良知”命题的提出,标志着阳明心学理论体系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