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老师给我发来管建华老师的一篇题目为《在中国的音乐学院设立“戏曲音乐系”的思考》的文章。看到这篇文章想起来昆曲,今天我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昆曲的美”。
昆曲是中国戏曲的母体之源,所以被称为“百戏之祖”。我们今天所能听到的所有的戏曲都源于昆曲这个母体。
昆曲唱词的美
昆曲属于曲牌体音乐结构,它的唱词源于唐诗、宋词、南北曲,由此沿袭下来。昆曲所显示出来的独特韵味,首先体现在唱词方面。第一,唱词是长短句结构,每一句尾押韵;第二,唱词使用吴语方言,有特殊的方言和发音方式;第三,唱词中的尖字、入声字、上口字和特殊的唱法,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表达出来;第四,唱词的韵律体现在中国特有的记谱方式——工尺谱。
下面这首工尺谱是明代著名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游园惊梦”这一折戏中的【皂罗袍】曲牌。这首曲牌是整首作品的经典唱段之一,几乎是戏曲界中家喻户晓的唱段。
【皂罗袍】共9句话,52个字。句句经典,字字如歌。
唱词如下: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凭人特看的这韶光贱。
昆曲的记谱法
昆曲使用的是工尺谱的记谱方式。工尺谱是中国传统音乐古老的记谱法之一,明清时期最为盛行。工尺谱的记谱方式主要有蓑衣式、一炷香等,上图中【皂罗袍】曲牌的记录方式是蓑衣式。大家可以看到唱词是纵向竖着写下来的,而唱词右边的工尺谱字是斜着写在唱词的每一个字的右边。从左上方写到右下方的这种方式,大约与唱字呈45度角。
工尺谱的基本谱字分别由上、尺、工、凡、六、五、乙组成。
除了工尺谱谱字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板和眼的标记。板和眼相当于西方乐理中的节拍,西方人称作节拍,节拍中有2/4、3/4、4/4等,有重拍和弱拍之分。中国人称板眼,板眼中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流水板等,这些板式的不同体现出速度的变化。
板的写法有几种,最常见的是一个像顿号模样的点,如“、”。眼的写作最常见的是一个小黑点“.”。
中国人的演唱是吟诵式的,不同于西方人的理念,中国人认为每一个人都是作曲家,因为每一个人的每一次演唱都可以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或者说有些小的润腔的不同。
昆曲演唱的美
昆曲演唱体现在唱词和曲调两个方面,以上介绍了唱词部分,下面继续介绍曲调。昆曲曲调是由专门度曲的人创作的,关于这一点戏曲界是有共识的。
昆曲分为南曲和北曲,南曲曲调使用五声音阶,曲调细腻柔和,以《牡丹亭》等为代表的表现爱情故事的作品多属于南曲。北曲曲调使用七声音阶,曲调中音程的的跳进产生激越高亢的感受,以《单刀会》等为代表的表现历史故事中的威武场面的作品多属于北曲。
昆曲演唱的独特要求主要由唱词和曲调的表现方式体现出来。唱词使用当时的官话,结合创作的旋律曲调,创制出规律性非常强的昆曲特色。正如魏良辅水磨调中所记录的那样,演唱如丝滑细腻而又柔美一般的水润、清透和绵软。所以,被大家成为“水磨调”。
昆曲历经600多年的历史,在人们的生活中淡出的同时也形成一种“特立独行”的风范,它的魅力吸引了非常多的昆曲爱好者、昆曲习唱者和传承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