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我有了一个计划。我想在所供职的《中关村》杂志文化版开辟一个文化专题,专门介绍全国各地有特色的书店。
在我走访北京几家书店的同时,我还给一个住在成都的好朋友布置了任务,让她去方所看看,然后写一篇文章,权当是替我完成心愿了。
很快,她的文章就写完了,写得颇有情怀,我非常喜欢。我一字未改,只是把原标题《方所无方所》改成了《方所:但愿回到更多诗歌诵读的年代》。这是我的希冀,也是读书人的希冀,然而那样的年代,早已不在。
1
每当我在朋友圈晒书,都有好多人评论:“我也好想多看书,但真没时间啊!”“带娃还能读这么多书,你是怎么做到的?”如此种种。
读书有那么难坚持吗?你真的没时间吗?
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把你的时间剥削殆尽。我们的耐心越来越少,好不容易被一个标题吸引,打开之后扫过两眼就又马上关掉。真正惹人关注的是什么?几乎都是谎言、奇闻、窥探等毫无意义的事情——看过永远不会回味。除此之外,我们更加渴望看到什么呢?无非就是所谓的“干货”,我们期待从成功人士分享的“干货”里寻找发财致富的Key,幻想着通过这条捷径也能成为第二个NB人士。然而,即便不是标题党在作祟——文不对题,即便真的有“干货”,人生真的可以复制吗?
仔细想想,我们为什么很难做到深度阅读?过去,我们的阅读载体是书、杂志,后来出现了网站中大量的报道文章,再后来,自媒体风起云涌。尤其要说的是现在风行的微信。许多微信大号的文章竟然都是以不可思议的居中对齐方式排版。这种排版方式导致什么后果呢?导致我们的视觉自觉地注视在每行文字的中间点,然后以行为单位向下位移。在微信们的引导下,我们的阅读变成了刷屏,而且是嗖嗖地刷。实际上,这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但快速阅读同时又能做到深度阅读的前提是,要反复阅读。然而,有几个人愿意反复阅读呢?更何况微信文章有几篇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呢?
回头想想,这样的生活多么无聊!
真想回到那“更多诗歌诵读的年代”。
2
还是别抨击微信公号的作者了,毕竟我也是属于这一大部队的。
深有体会的是,每次间隔一周不更新文章,都要掉几个粉。
其实我更新慢,大概有两个原因:
其一,虽然我每天都读书,但并非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值得推荐,我总想精益求精,推荐不值得一读的书,不仅浪费我自己的时间,也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其二,可能和我的阅读习惯有关:每当遇到好书,我总会反复阅读,至少读两遍。我喜欢将不同的译本对比阅读,这样不仅可以以多个角度来还原原著的本来面貌,也可以把最好的译本推荐给大家。对于某些书,比如村上春树认为最伟大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虽然我已读了三遍,但还是无法写出书评,为什么?因为我还没有读过原著。对于这类书,不读原著恐怕很难真正客观地评价它。毕竟任何译文都几乎做不到将原著之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读书应求质,而非量。
这个时代已经很浮躁了,如果我们一直肤浅地阅读下去,最终必然毫无所获,只是大把大把地浪费时间。
在读书的同时,请扪心自问:阅读的意义何在?
3
最开始读书,我也很茫然,那时候虽然也买了不少书,但一年下来也就读个三五本书,并且,读完就完了,根本没走心。结果便是读了也白读。
好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惑——读了那么多书,回过头来什么都记不住,怎么破?
我的答案是:反复阅读+写读书笔记。
读书并非只是用眼看完所有文字就大功告成了,还要动手记,动心动脑思考。这也是我开通这个公众号的初衷。我就希望能多读多写多思考,不要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无用之事上。
实践证明,开通公众号后真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先不论粉丝多少,毕竟我真的做到了每天都读书,并且阅读、思考的深度是原来不可比的,在选书上也更有见地(所有成功励志类的书我不读;伪心理学书,诸如江湖心理学、心灵鸡汤等我不读;体育明星传记我不读;畅销书也要谨慎选择),更加注重阅读的纵向深度。
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其他事,都不能急于求成。其实日读一书真的很简单,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具体方法可参考往期文章《 》),加以练习,很容易就可以做到,并且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但真正踏踏实实地把一本书读透了,却很难,因为对于越来越浮躁的我们来说,深度阅读已经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