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陈炉
高建龙
燃烧千年的陈炉窑火,延续了耀州瓷流光溢彩的不朽神韵,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深厚的陶瓷文化,要我们继承发展而永久保护。
方志记载,考古发现以及陈炉窑有关碑刻,既相互印证,又多含疑点,难已成定论。
唐*颜师古在《汉书》注引《魏略》中写道大秦国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红、紫十种琉璃。《魏书*大月氏传》载,秦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
陆羽《茶经》载,碗,越窑上(耀州出青瓷,谓之越器)。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茶做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同官县志*工商志》载:宋初,镇东橡树岭北兴隆沟数十户,陶瓷为业,元初移陶于镇,为立地镇陶业最盛时期,至嘉庆时停废。又记,自黄堡镇瓷失传后,继起者为立地镇、上店镇、陈炉镇。
嘉靖十七年,重修立地坡琉璃厂敕赐崇仁寺下院宝山禅林碑记:邑东南隅名立地坡者,乃圣祖开天之后,分封诸藩,特赐秦国,以为专造琉璃厂地也。
明中期编修的《耀州志》载:黄堡,故有陶场,今其地不陶,陶于陈炉。
刻立于清代雍正四年,重修窑神庙碑记;同邑东南乡,土少石多,大都以陶谋生,其先则始于黄堡,自彼窑场废而陈炉镇始习其业。
考古发现陈炉地区时代久远的陶器残片较为普遍,以灰陶为主,相间部分红陶、夹砂陶,表面多蓝纹、绳纹,少量戳印几何纹及朱砂绘纹,器形有罐、盆、甑、豆、鬲等。金元时期的上店镇、立地坡镇、陈炉镇多烧造黑釉、白釉和青釉瓷。
陈炉制陶业千百年来都是以家庭式的小作坊手工业生产,各户经营的陶炉、作坊与民居相互融合,同生共长,陶瓷生产和居民生活区域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种生产模式使得各时期的文化层堆积点很是散乱,加之历代不断的民居建筑也破坏了大部分文化层的完整性,导致现在早起的遗址不清,有价值的选点,又因涉及住户而难以进行探方挖掘。
2002年、2005年由耀州窑博物馆和铜川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对陈炉辖区内的古瓷窑遗址进行了两次全面调查,对重点地区进行了局部地层解剖,同时对一些有制作和烧造地遗址的解剖工作也因受其制约,都难以进行到底。因此对其文化层的最下面究竟是何时代,很难判断,更为准确的断代,尚有待以后进一步发掘考证。
“周陶崇古迤长兴”是流传于陈炉地区的古老歌谣,它和“有巢营窟周陶复”都与陈炉窑神庙梁间板记 “创自周”而呼应,直接影射了陈炉制陶业与北周不可分割的必然关系。
所有信息的整合,可初步拟定陈炉陶瓷的创烧,始于1400年前的北周时期。只是那时的烧造量少,产品也粗拙不成规模,可视为陈炉窑的萌芽阶段。随着历史的发展,唐代的陈炉窑已具雏形,烧造以黑釉、白釉为主的日常生活用具,宋代逐渐平稳,以烧造黑釉、青釉、姜黄釉、白釉而维系其生产,制品大幅度提高,涉及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产品包括碗、盘、盆、罐、瓶、灯、盒、壶、枕、炉、陶砖、陶瓦、祭器、瓷塑、排水管道等,观赏类的陈设瓷也有少量生产。陈炉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极少与外地的陶瓷烧造窑口进行交流,制瓷水平相对落后,虽有千余年的烧造历史,但陈炉制瓷业一直未能走出亦工亦农,小富即安的局限。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烧的瓷器难以与黄堡窑相比。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似以其类余姚县秘色也,然极粗扑不佳,惟食肆以其耐久,多用之”,便是陈炉窑当时产品质量的真实写照。任何有成就的历史名窑以及民间瓷器,无一不是在进化过程中慢慢提高的,工艺水品可能在莫一个历史时期徘徊很久,陈炉窑也不例外。
元代是陈炉窑的大发展时期,立地坡镇的大器窑,专门烧制大盆、大缸,开创了陈炉窑陶瓷器型烧造的最大纪录。耀州窑博物馆有一件征集于立地坡的大盆,盆沿刻有“秦府”二字,口径117厘米,底径66厘米,高68.5厘米,该盆可盛粮三石二斗,可谓盆中之王。青釉印花、刻花瓷也有了更大的进步。极具神韵的白釉黑花瓷和以孔雀蓝釉为主的琉璃建材,是明代陈炉窑的代表产品。进入清代以至民国是陈炉窑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十多处大小不一年代不等的灰渣瓷片堆,如山一样散布镇中,其清代文化层积累最厚,中心区域厚度达10--30米,由此可乡当时陈炉窑是何等的壮观,昼夜不熄的炉火,形成了“炉山不夜”的奇景,诚如《同官县志*八景》所记“去县三十里,即陈炉镇也。其山自麓至巅,皆为陶场。士人燃火炼器,弥夜皆明,每值春夜,远眺之,荧荧然一鳌山灯也”。其时釉上兰花瓷的引进发展,极大丰富了陈炉民间日用瓷的装饰内涵。
得天独厚,蕴藏丰富的坩土、煤炭资源,是陈炉镇陶瓷能够源远流长的基础。现阶段陈炉瓷业既要在继承优秀传统上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提高,又要在坚持保护自身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风格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不被时尚所异化。
当古老的文明被现代都市的丛林所淹没,当我们被太多的钢筋水泥所包围之后,暮然回首,陈炉镇却以其独特的人文环境,成为我们亲近自然,栖息灵魂的一片净土。
美哉陈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