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我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打算读十几本书。当时信心满满,觉得自己一定能超额完成任务。
到了9月初的时候,我猛然想起了8月的读书计划。一核对,吓了我一大跳:整个8月我就读了一本书,而且是囫囵吞枣地读,根本没记住读的啥。
我郁闷极了,不知道谁把我的时间偷走了。我也不知道自己都在干嘛,因为写作也停滞了。
我想啊想,终于想起来是为什么了。
一个曾经的老朋友,突然跟我联系,问我的近况。我很警惕,问他要干嘛,该不会是要借钱吧?
他没有借钱,他是来找我显摆的。
曾经我们都是小菜鸟,被上司呵斥,后来大家各谋出路。如今他自己开了公司,赚了不少钱,坐在气派的办公室里当老板,整个人的形象也变得高大上了。走上人生巅峰了。
他说:胡大老板,有空了来我的小庙指导指导工作啊。你眼界高,都去北京混了,咱得向你学习啊。
呵呵呵呵。真不带这么黑我的。
我恭维了他几句,以一种羡慕嫉妒恨的心情。
后来,我的情绪很不稳定,我确实被他打击了。我觉得人生真的好艰难啊,怎么别人都混的那么光鲜亮丽啊。
在这个人际社会中,就算你不跟别人比,别人也会来刺激你。不比都不行,没法当鸵鸟,除非你去深山老林隐居,一个人生活,彻底隔断俗世联系。
如何应对这种比较带来的伤害呢?我想,逃避吧。当然我这个逃避不是远离城市,跑到乡下。我的逃避办法是找个电视剧,追剧,活在电视剧里。
编的好的电视剧,是很好看的,可以麻痹人的意志,让你沉醉不知归路。
我就这样陷在电视剧的大坑中。除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其余时间就用来刷剧刷手机。
不想上进,只想堕落。
总有人说:人啊,活着要真实,要追随自己的内心。
我认为这句话很坑人。
所谓的真实,所谓的追随内心,如果是像我这样逃避,堕落,不求上进,还值得追随吗?我们应该分清楚内心的好坏,再决定去追随哪部分。要知道我们的内心有黑暗的一部分。
我被自己的情绪控制,对生活不加反省,每天浑浑噩噩。偶尔内心里理智的声音出来告诉我:你不能这么堕落了,要看书写作啊。
然而没什么用,被消极情绪控制的我,觉得做什么都没用。反正我也比不过别人,那我干脆不比了,不努力了。
后来电视剧追完了,我突然觉得好空虚啊。那个剧情它再精彩,也是虚拟世界里的,跟我有几毛钱关系呢?能改变我的现实生活吗?并不能够啊。
看看我的素材库,几乎没有新的素材。看看我的书单,那么多书我都没看……
沮丧悔恨失落,顿时一起涌上心头,这就是不反省的恶果。
如果不做反省,人就会按照惯性生活。除了个别学霸的惯性是精进的,其他人很容易被基因里享乐的那部分控制。
大多数惯性(好吃懒做,看剧,打游戏,只想刷手机,不读书写作,不运动,不主动和朋友联系)都是不费力气的堕落习性。这样下去,一个人会生活的越来越虚空,意识陷入混乱。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害的。
还是古人说的好啊:吾日三省吾身。简直真理。
那天我反省自己,问了自己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努力的意义难道只是为了超越别人吗?
我的回答是:第一,首先是为了我自己的成长。我想让自己更优秀,想体验更多美好的事物,想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第二,当然也要超越别人,因为我不甘心居于人后。我觉得落后就会被淘汰,会有生存的危机。而且别人也会鄙视我,我讨厌这种感觉。
继续问自己:如果没有超越别人,你就放弃努力了吗?
我的回答是:当然不能放弃。是否能够超越别人,有时候并非自己个人能力可以控制,尽力而为就好。而且,比较的维度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能只比较结果,也要比较别人奋斗的过程。就像我那个老朋友,我其实应该多跟他聊聊他是怎么做到的,也许他背后付出了很多的艰辛,才有今天的成就。但我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这点,我被自己的情绪反噬了。
写作就是非常好的反省方式。我写了日记,不断拷问自己,内心逐渐平静。当一个人心静以后,才能看清楚前方的路。
当然,反省之后,必须要在行动上做出改变,这样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
还有,不要以为偶尔的反省就能够万事大吉。这个事情,没法走捷径,没法一劳永逸。
必须要不停地反省,把反省作为一种日常的习惯。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专注地走向目标。否则一不留神,就被消极情绪控制了。
人啊,真的要不停地问问自己: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