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一本书《活出最乐观的自己》本书作者是马丁·塞利格曼,当代认知心理治疗的创始人之一。1998年,他以史上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大力提倡建立积极心理学,并为这门新学科奠定了结构体系,是世界公认的“积极心理学之父”。
这本书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指出,人们之所以会悲观,是因为他们具有习得性无助的经历。就像习得性无助一样,乐观也是可以学习的,只要你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解释风格。这本书告诉你,怎样习得乐观。
一、悲观源自于习得性无助
乐观的人在遇到坏事时,会认为失败只是暂时的,每个失败都有原因,这不是自己的错,可能是环境、运气或者其他人为原因的后果;而悲观的人相信遇见坏事都是因为自己的错,这些坏事会毁掉他的一生,影响会持续很久。
悲观的核心是无助感。无助感,就是不论你怎么做都无法改变命运的一种感觉。
人们只有在觉得做什么都于事无补的时候才会产生放弃的念头,相反,在人们觉得他对一件事有控制力的时候,他是不会放弃的。习得性无助的经验,造成了一个人悲观的思维方式。
二、解释风格决定了你是乐观还是悲观
解释风格,是你对一件事为什么会发生的习惯性解释方式。乐观的解释风格,可以阻止习得性无助,而悲观的解释风格会散播习得性无助。你的解释风格决定了你是乐观还是悲观。
【案例】
凯蒂因为一个晚上的破例而否定了整个节食计划,觉得之前做的努力永远失效了,这个是永久性的解释;她觉得自己总是受不住诱惑,而且任何事都坚持不下去,这个是普遍性的解释;而且她把失控归因为自己太软弱,这就是个人化的解释。
悲观的解释风格有三个维度,就是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悲观的人相信,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坏事会永远影响他们的生活,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使得无助感会扩散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打击面百分之百。他们总是怪罪自己,把不是自己的过失看作是自己的错。而乐观的人正好相反,他们觉得坏事都是暂时的,是特定的原因造成的,这就限制了无助的时间和影响范围,而把好事归因为自己的人格特质等这些永久性因素。
三、乐观也是可以学会的
就像无助感可能是习得的一样,乐观也是可以学会的。
金句:
1. 男人碰到事情会去做,不会反复去想;而女人会钻牛角尖,把事情翻来覆去地想,去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女性看问题的方式,造成女性得抑郁症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
2. 悲观是抑郁症生长的肥沃土壤,特别是当环境不友善时,它长得特别快。
3. 成功的生活需要大部分时间的乐观和偶尔的悲观。轻度的悲观促使我们在做事之前三思,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乐观使我们的生活有梦想、有计划、有未来。
4. 失去乐观,传统意义的聪明才智对成功没有什么意义。
5. 要不要使用乐观技术的原则,是看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失败的代价是什么。如果失败的代价很高,那么就不应该乐观;如果代价很小,那不妨乐观一点。
【感悟】
有一位智者说过:“生性乐观的人,懂得在逆境中找到光明;生性悲观的人,却常因愚蠢的叹气,而把光明给吹熄了。当你懂得生活的乐趣,就能享受生命带来的喜悦。”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画家,他身无分文,但是他却出去在高档的餐厅中,会要好几打生蚝,希望可以在耗壳中找到一枚珍珠来付账。很多人都会说那个画家很傻吧,其实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还是有人会做,不过我不得不说,有这样的思想和胸怀的人所过的日子一定是洒脱的,快乐的。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做“忧愁”!心态问题不过都是世界观决定的,就像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同一个问题,乐观的人积极的面对,即使再糟糕,也可以从其中找出让人振奋的优点。而悲观的人,只会抱怨问题的严重性和悲观。
其实,人的心态只有两种,悲观和乐观。不管你怎么活,这一天都是要过,放平自己的心态,也许一天就会过得不一样。就看你是把它当做享受还是折磨,不管如何,一切都取决于自己。即使你悲愤,埋怨,世界也不会因你而改变。所以,做一个快乐的人,从乐观的角度去看问题,结果也会不一样,做一个乐天派。
希望你以后的生活里。都能用正能量去看待生活,乐观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