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时间从现在往前回调30年,但凡当红的明星头衔上必然冠有影视歌三栖巨星的光环,一个明星如果没出几张唱片、没有几首经典歌曲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然而随着唱片行业的整体式微,曾经在娱乐圈具有统治地位的流行音乐已成昨日黄花,商演和走穴成了走下巅峰的歌手们最好的归宿。
过日子不容易,过气歌手的日子更不容易。
许多热爱音乐的过气歌手虽然依旧在找新的音乐出路,但在此之前,他们不得不先为自己找条活路。
湖南卫视的《歌手》无疑成了过气歌手们新的舞台。
从《歌手》开播之初,这档节目就被人戏称是一档有历史的节目。
因为其邀请的歌手无不是曾经在华语歌坛曾叱咤风云的老明星,看看第一季的名单,齐秦、林志炫、彭佳慧、黄贯中、羽泉,不夸张的说这些人加在一起可以写一部上世纪的华人音乐史。
尽管已走下神坛,时间老去了他们的容颜却并没有剥夺他们音乐的才华,如此多的实力派同时登场顿时在电视屏幕上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
通过同台竞技的模式,这些歌手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华丽的音乐盛宴,也唤起了人们对经典歌手们的重新关注。
《歌手》的二次造星运动无疑是成功的,参加节目的歌手们咸鱼翻身,第一季歌手的亚军林志炫不仅发行了新单曲,其经典歌曲也由索尼进行复刻,并在无宣传的前提下频频登上台湾各大销量榜,而沙宝亮和黄绮珊等歌手也迎来音乐生命的第二春。
敏感的音乐人们也意识到这是一条新的出路,于是原本爱惜羽毛的歌手纷纷和《歌手》这个舞台谈起了恋爱,除了经典的老歌手的演绎,在这里我们也听到了邓紫棋、赵雷、迪玛希等一大批优秀的新声音。
对此,卦神一直心存感激,因为《歌手》不仅给了观众以惊喜,更给了音乐人们一个收获尊重和展示实力的机会。
章节Vol.02
贰/
回到节目本身,既然是歌手的PK,那么自然就存在明里或暗里的较量,正面或负面的议论,名气大却败给新人的案例在《歌手》节目中不是什么新鲜事。
虽然这个擂台不像体育竞技那么剑拔弩张,但每个参加节目的歌手都有压力,无论这压力是来自与同行,还是自身,还是口味多样的观众。
而具有生杀大权的现场观众投票和评委内投也让不少歌手诟病,毕竟音乐的表现方式多样,对于审美和专业的要求也相应不同,为了节目的收视效果和利益最大化,《歌手》也使用类似超女快男的炒作方法,一手鸡汤一手板砖,时不时放些独家小道消息出来,让一些歌手颜面无存。
2015年《歌手》第三季,女歌手陈洁仪的演唱风格内敛舒缓,但并没有被习惯飚高音炫技的观众们所认可,惨遭淘汰,随后关于陈洁仪演唱全程走音的小道消息让香港音乐圈极为反感。
何韵诗为此写文炮轰《歌手》观众业余,节目组没有口德。
而陈洁仪的好友歌神张学友也很不爽:“我可以证明她是唱歌音准表现非常稳定的歌手,每次表现都令人放心,我跟她合作时还担心自己的表现,我不知道那些批评她的人是谁,是什么资历,不知为何这么说。如果只有他觉得走音,其他人觉得没问题,会不会是他个人的问题,不光是唱的人会走音,听的人也一样可能是耳朵出问题了。”
而这几天网上频繁转载的张学友对《歌手》的抨击其实就是当时力挺陈洁仪所发出的感慨。
作为香港的实力派唱将的代表人物,张学友的看法也代表了很多音乐人的观点,的确值得我们反思。
从那些年过来的实力歌手,对音乐的感情远非今天浮躁的娱乐圈所能理解,张学友们可能更在乎音乐的尊严,评判一个歌手的音乐水准应该少一点攻击多一点尊重。
那么《歌手》节目就错了吗?卦神觉得也没有到那么严重的地步,迎合观众、哗众取宠是当下所有综艺娱乐节目的通病,即使我们再不喜欢这档节目,也不得不承认,《歌手》确实有用心也希望让歌手们把最好的实力展现出来。
两者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在兑现对音乐的热诚。
其实即使歌手们在舞台上没有获得理想的成绩,也并不代表他们的歌就不打动人,不代表所有的观众都不认可他们,能登上这个舞台本身就已经是对其实力的一种肯定。
歌手的音乐总监梁翘柏在接受媒体参访时就表示,第一名未必就唱得比黄贯中好,歌手现场发挥有很多影响因素,但是只要大家在舞台上享受了音乐,就可以了。
2011年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打擂台》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曾深深触动了卦神。
“功夫就是拿来打架的,你不打架,练功夫来干什么?我们打擂台的,就是为了赢。”
其实这部怀旧电影的真正意义在于,打擂台不一定真的要赢,而是要有尊严体面的去面对挑战。
对于音乐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