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了一篇关于食物当中人造甜味剂的文章,很多朋友都有疑问该怎么办?
那今天就来填我昨天挖的坑——如何选择天然代糖
现在身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准备开始和糖的的斗争,那在这场战争开始之前,先了解一下糖的存在。↓
糖是多羟基醛或酮类物质,不单单存在与糖果、甜品、水果中,还有很多加工食品、肉制品、酱料当中也都含有大量糖,食物里的糖越多,越美味。
简单粗暴的说糖就是合法的毒品,非常容易对它上瘾。
这一代的孩子的预期寿命要比它们父母要短。
所以糖不仅在伤害着你,还有你的孩子和家人,一定要更加坚定与糖斗争的决心~
不单单是我们,还有政府、媒体、科学界也都在与“糖”作斗争。
现在因为糖而造成的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已经让医疗系统应接不暇,也大大增加了政府的压力。
就比如在英国,这个热爱甜食的国家,60%的人群超重,而其中1/4是糖尿病患者。英国医疗支出逐渐增加,政府的财政赤字也即将变成天文数字。
正是因为糖的危害慢慢浮出水面,所以近这两年,英国等一系列国家已开始征收糖税。
这些条款迫使可口可乐、星巴克等企业改革,降低他们食品饮料中的糖量,从政府层面帮助民众减糖。
所以征收糖税如果能让民众减糖而重获健康的话,这项举措就是从源头上减少了疾病,的确是一项不错的规定了。
除此之外,纽约时报找到了60年代被雪藏的科学研究报告,揭露了糖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危害。这也是科学界和媒体们在试图希望改变民众们不理智的饮食观。
所以不让你吃糖不是害你,而是爱你啊
因为糖的限制和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糖的危害时,就有了甜味剂也就是代糖的出现,在上一篇文章里给讲过人造甜味剂的问题
(传送门:充斥我们生活中的人造甜味剂)
这些糖也好、甜味剂也好,在这众多的糖类里,我们该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做出对身体危害最小的选择呢?
别急,继续往下看↓
市面上目前使用的代糖种类十分繁杂,对身体的作用也相差巨大。
依照GB2760-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允许在食品中添加的非营养型甜味剂一共有15种。
概括的来说,代糖可以分为我上一篇文章说过的:天然甜味剂、人造甜味剂、糖醇。
天然甜味剂
天然甜味剂和人造甜味剂虽然口味差不多,但是从本质上却有着天壤之别。
天然甜味剂不是实验室中生产出来的,而是天然存在的。如果必须要用代糖的话,天然甜味剂是相对健康的选择。
鉴别天然甜味剂的方法也很简单,它名字里通常都带有植物或者果实的名字(比如:甜叶菊)
糖醇
糖醇它的化学结构有一半像醇类,一半像糖类。家喻户晓的的木糖醇就属于这个分类。
但不是所有糖醇都是天然的,有些是天然的,而有些是从糖类加工而成的。
糖醇就好比糖的结构发生了些改变,从而热量比糖低,但甜度仍然可以做到和糖相似。
如果实在是因为某些原因要使用代糖,那该选择哪一些呢?
诗菡推荐一些相对自然安全、市面上好购买到价格也合理的天然甜味剂。
刚刚给大家推荐的代糖,总结为下列表格。
伙伴们可以收藏起来。
诗菡说:
对于糖或者甜味剂来说,诗菡还是建议能不用则不用。
如果想吃甜了天然水果也是不错的选择,还不清楚如何选择更好的水果,点击传送门强行科普(传送门:减肥时水果该如何挑选)
如果是必须的情况要使用代糖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天然安全系数高的代糖。
虽然生活中身边有随处可见的糖,但是可以从细节开始改变自己,喝咖啡时去掉放白砂糖的这个步骤、吃饭时可以把精细米面换成更优质的碳水、少吃甜食、少喝饮料。
希望你下一次走进超市,不再那么盲目,学会不只是看包装,标签,学会去看一看食物上的配料,了解下成分,关注下糖的含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挑选食物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谨慎,也更加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