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不看全文版本
1.设定备注规则
2.按照你的需求设定通讯录的分组标签
3.PC端微信批量分类联系人
这是我参照曹将的一篇推送进行的微信通讯录分类实践记录,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OWe8gKO3JLRt1QImVFkrUw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我在整理我的通讯录之前。先分析了这篇文章,对通讯录进行分类的底层逻辑,简单小结他的分类标准是这样的:
1.同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
2.同事:公司内部的同事。
3.同行:房地产行业的朋友,做培训管理工作的朋友。
4.生活:家人,有趣的人,朋友的朋友。
5.合作:合作过的机构,合作过的老师。
6.专题:比如PPT圈子的朋友。
7.其他:待分组的朋友。
然后我就在思考他为什么这么分?如果按照mece原则来看,他分的品类并不全啊,为什么不按照职业来分呢?这种类太多了,不妥。
但是仔细一想,它的分类确实可以涵盖大部分的需求,一路走来,我们的朋友圈里绝大部分源于同学、同事,家人。
它的分类里有一点我很喜欢的是按照【专题】和【其他】进行分组。
于是,我给自己提出了3个问题
Q1:我的需求是什么?
我认可他的分类逻辑,但是基于我自身的需求,我还需要对我的常驻地地区提出了要求,所以我的分类有两大准则:
①行业→人群属性
②地区→地域属性(我并没有按照各个省份分类,而是按照我常在的合肥,杭州,郑州3个地区作出了分类)
Q2:微信名如何备注?
我定的是姓名+职业+关键词,这样便于检索
Q3:如何下手呢,具体步骤是什么?
虽然可参考行动框架有了,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样的,面对众多通讯录里的联系人,我还是犯了难。
于是,我也要针对自己的特点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标签大纲,主要有一下四大类:
这份大纲是我的行动指南,一下子行动的底气就有了,移花接木大法好哇,把这些标签同步到微信电脑端的通讯录里,刚建好的是这样的(还是空的)
移动的第三步是略微繁琐的,很多人并不能记起来有什么联系,所以得补充完全备注,好在PC端相比移动端已经极大减轻了工作量。在整理的过程中迸发了新思路也可以建立新的标签,比如我把生活中常用的服务号建了个标签,里边都是:快递、代购、抄水表的、课程运营等,一旦有需求找起来也很方便。
当然,在做了一些重复的工作后,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最早设置朋友圈标签是为了屏蔽,所以导致标签杂乱无章,整理起来难度大
2.早期没有完整标注,导致通讯录很多人不知道打上什么标签
3.整理完通讯录后给让我反思自身需要准备一张自我介绍,不然在对方通讯录里也等于nobody
4.有些事特定人群的,可借助找到这个群统一打标签,不用一个一个打,血泪教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