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为2100字 | 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
01行善有时是作恶
年纪渐渐大了起来,越来越不习惯接受他人的关心。
一是内心渐渐富足和圆满,开始自行消化各类情感,并因此得到了一些灵魂上的享受,不太希望他人来惊扰;二是很多人其实内心并不真正关心我,也不真正懂得关心的正确姿势,反而给我造成了一些困扰和负担。
关心,在我们的世俗认知里,似乎一直是一个褒义的行为,只要是出于关心的初心,那么无论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最多也就是“好心办坏事”,是方式方法应该改进的问题,而不是该不该做的问题。
不过其实我们对“关心”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关心和打扰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是后者看上去似乎更不礼貌一些。其实在很多时候,两者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这就跟我们行善一样,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写道,行善也是需要经过他人同意的。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们奉着一颗善心做善事,问心无愧,为何非要经过他人同意不可?
因为他人可能未必需要你的善意。
有一个事实希望大家记住,我们行善是在帮助我们自己,而非他人。不管我们是让自己更高尚还是更有优越感,亦或是更有同情心,总之,我们是真心实意地想让自己更快乐。
有说施比受快乐,有说受比施快乐,到底是“施”快乐还是“受”快乐,其实这得看哪一方的意愿更强烈。在自愿的前提下,从快乐的角度,双方是平等的,并不存在谁欠了谁一说。
于是,你想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影响他人而给自己快乐,这肯定是不对的。之所以大多数人认为没问题,是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缺资源的一方,于是对“受”的需求更为强烈和感同身受。
很多人在行善时遇到对方不领情的时候,都会迸出对方“不识好歹”的想法,虽然不会说出口,但其实光是想想,就已经不是行善,而是作恶了。你想想看,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快乐,强行与他自以为的别人的快乐绑在一起,当发现两者并不一致的时候,竟然不反省自己,反用偏见去看待和鄙视对方,这不是作恶是什么?
02亲疏决定界限
关心跟行善有着很多相通之处。
只有当你判断别人可能产生被关心的需求时,你方可以试探性地进行关心。因为你想关心对方,是仅仅你单方面想,在你关心完对方后,对方是否得益尚且不知,而你却肯定已然得了益,因为遂了你自己的心愿。
所以我们得看清楚“关心”行为的真正受益者是谁,而不该先假定对方必定受益。
为什么我在标题中说,多数人并不具有“关心”的资格呢?因为一个人受到过的关心实在太多,被关心的事项也实在太多,但事实上,有资格关心你,且真正关心你某些特定事情的人却并不多。
因为关心根据亲密程度的不同是有相应的界限的,只有在这个界限里面,关心才是正常的,超出界限的关心则是一种使人不舒服的非礼貌行为,有点类似于人际交往中的地雷:交浅言深。
就拿最常见的例子来说,一年见一次的亲戚碰了头,关心你的工作,关心你孩子的成绩等等。他们有关心的资格吗?没有,因为亲密的程度不够,你很明显就能判断出,他们对你的孩子本就没有多少情感,只不过是例行公事般的搭话罢了,搭话搭到超过一定范围的私人事情,就不礼貌了。
再比如没有多少交集的私人商务饭局中,对方在无话可谈的情况下,问你父亲的身体好吗,这也是典型的越过界限的关心,显得十分不尊重。
03关心的正确姿势
关心需要资格,但是有了资格,又如何正确去关心他人呢?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我们不该假定对方得益,所以我们该尽我们所能让对方得益。
正确的关心姿势,是在不削减对方利益的前提下,提出解决方案,让对方接受一个利益更大的方案,而不是直接砍掉对方的利益,或者是砍掉对方的短期利益,让对方去接受一个虚无缥缈的长期利益。
这句话建议多读几次,里面至少有以下几层意思:
1、关心是一个具体的行为,是做,或者至少是思考之后的建议,而非脱口而出的唠叨,如果是后者,则是纯粹的自利行为。
2、关心的结果不能削减对方的短期或长期利益,也不能用长期利益来交换短期利益,因为哪怕你认为长期利益更好,但有人就是注重短期利益,你很难说哪个更好。比如你断了孩子的网,让他去写作业,这就不叫关心。
3、你提出的方案或者你实实在在的付出确实增进了对方的利益,并得到了对方的认可。
所以你看,就算你拥有关心的资格,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关心呢?关心不仅需要资格,还需要能力和智慧。
就像一个穷得叮当响的懒汉家庭,孩子看着某牌手机流口水,于是去给人做童工想自己攒钱买,这时父母在家翘着二郎腿说,孩子啊,什么牌子的手机不都一样嘛,咱们身体的生长发育最重要,别把身子累坏了。
这样温暖的话语叫关心吗?当然不叫。你可以对这件事不认同,这叫教育,不过教育同样需要资格。真正要关心的,别说话,一起帮着挣钱就是,或者你有一个既不耽误买,又不耽误生长发育的解决方案,如果没有,就只能免开尊口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