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讲述花样滑冰世锦赛冠军陈巍的推文刷了屏,一个美国华人移民二代,五个孩子的中产之家,并不富裕,父母all in的把娃推到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而且,这个世界冠军还是耶鲁大学在读的学生,主修统计学,辅修工程。他在耶鲁的生活是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把训练拍下来和教练远程讨论。参加世锦赛也是利用耶鲁1周的春假。
文章一出,所有陪写作业怨天怨地的K12家长们惊叹这才是教育成功的最高级案例,当然其父母付出的心艰辛也可见一斑,跟人家的推娃模式比,陪写作业这点苦都是浮云。
本人也是劳苦陪学的老母亲一枚,家有5岁小女生一只。在努力学习成为智慧父母的道路上,一直不断的学习。今年女儿开启了钢琴之路,为了弄明白学钢琴是怎么回事,我仔细通读了前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老师这本《家有琴童》,终于对钢琴以及音体美为代表的素质教育有了认知和预期。以下是我的几点心得。
第一, 艺术教育是为了什么
拿钢琴举例,为什么带孩子学钢琴,家长们有着多种预期:陶冶情操、开发智力、提升审美、甚至特长生升学助力。这些到底孰对孰错。我们不妨来回归本质,从孩子的视角,她为什么会对弹钢琴很感兴趣?
首先是驾驭感,孩子看到那么大一个大家伙,在键盘上敲敲就可以发出声音,还能弹出我喜欢的儿歌来,是一件多么好玩的事。想要搞定它并且有成就感,就像用把积木拼成城堡一样,这就是孩子天然的想要驾驭的需求。
其次是审美,枯燥的指法练习每个孩子都会抵触。但是让他自己照着谱子弹出一首热门卡通主题歌,她可以不吃不喝自己鼓捣个半天。因为卡通主题歌很好听,指法练习曲都不好听。这是孩子最直观的感受,是一种审美的需求。所以如果是为了弹一首她喜欢的乐曲,就必须练习枯燥的指法,孩子为了自己的审美愉悦感,也会有动力克服困难去练指法的。
驾驭感和审美,其实这两个就足够了。想要驾驭感,就要不断突破弹琴技能,这个过程势必带给孩子自信,练琴的过程中,审美的提高带给孩子一个更高层的音乐世界,通过钢琴和作曲家对话,感性思维和洞察力获得提高。这不都是我们追求素质教育想要的吗。
至于开发智力,目前的研究表明钢琴和智力没有必然关系。虽然钢琴弹的好的孩子,大多学习也很好,这是下一个话题,天赋。
第二, 天赋和努力,以及平台期
毋庸置疑,音体美都需要天赋。天赋是充分条件,努力是必要条件。前文所说的花滑世界冠军陈巍,充分条件是他有世界冠军的天赋,不然无论后天多么努力,父母多么努力推娃,孩子都成不了冠军。
天赋是什么呢。按照书中的解读,天赋是人作为一台复杂机器的进行复杂技艺的能力。比如钢琴:左右手各有旋律、节奏、强弱、各种和旋,弹琴是眼睛、大脑、神经、手指肌肉的综合协作。有人这种复杂技艺的能力天生就很强。这就是天赋。除了钢琴,同理足球也是,球速,弧度,力量,需要人体怎样发力,都是非常复杂的技艺。这就是为什么球星可以拥有天价身价,因为他们的天赋百万人中才有一个,是天选之子。
然而大部分奔走在艺术体育学习的孩子不是莫扎特,不是梅西,不是上帝的天选之子。只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才能有限,练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平台期,无论多么努力,你作为一架精密人体机器的能力就那到这里了,再也无法提高了。这种现象不要说是业务选手,书中讲了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有时候弹奏一曲大师级作品,有的学生练了一年,处理几个难度片段时依然然弹不好,而个别天赋高的学生每天练琴时间也就1小时,1-2个月就拿下。
当自己到平台期的时候,要学会接受现实,和自己和解。然后横向拓宽自己的领域,当你无法往再往上攀登时,不要忽略了,在你这个高度还有很广阔的风景,等着你横向去欣赏。乐器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你提高审美丰富生命,放弃无谓的难度和追求功利的心,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妙的曲子不需要那么高的难度。总之,普通人都会遇到平台期,这时候一定回归到审美这一音乐的本质需求,不要放弃钢琴,而是继续用琴音愉悦人生。
第三,发掘孩子的优势所在并且坚持下去
当前,每一位K12家长的周末恐怕都是在赶场一样带娃上课中度过。英语要早早启蒙,数学思维也要趁早,还要大语文不能落下,乐高发展孩子的空间意识能力,运动增强协调性,从奥运会项目到街舞,没有你想不到的运动项目没有儿童培训。更不用说名媛的标配的烘焙、芭蕾、钢琴……
各种微信里的妈妈群一定是散步焦虑的地方,很多人看到别人家孩子学了什么而自己没学,立即开启焦虑。
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逼迫父母必须成为儿童教育专家,了解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的同时,充分了解自家孩子这个个体的特质。才能判断出来哪些培训是必须的,哪些是收智商税的。
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儿童的形象思维很发达,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思维会越来越强,而形象思维会退化。所有的课程不妨一试,逐渐你会发现每个孩子个体的不同,有人形象思维强,有人逻辑思维强,所以是否要给孩子上数学逻辑课,是否学画画,是否学音乐,这些都需要父母帮助孩子发掘他的优势所在。
其次,兴趣只是入门砖,坚持和努力才会有成就。对于天然三分钟热乎气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坚持和推动是必须有的,这点很多家庭教育文章都有阐述。再此就不多讨论了。
最后再概括一下我对读完这本书后对素质教育的个人心得:
一、 艺术教育赋予孩子审美的能力和驾驭的自信,
二、 正确看待天赋和努力,接受孩子是普通人,遭遇平台期时横向开拓艺术世界;
三、 了解儿童心智发育的共性特点和自己孩子的个体特性,发掘优势项目所在并且坚持下去。 仅
以这点分享和所有的琴童妈妈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