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居高不下的世界经济地位虽不断受到挑战,却从未被真正动摇。美国经济的崛起,可以说是一部充满奇迹的血泪史。有人说,是战争造就了美国。此话是有一定可信度的,毕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给参战国巨额贷款为它带来了大量资本积累。不过,如果把美国说成是纯粹靠战争发家也有失公允,毕竟在两百多年前,美国人就一步步向经济强国迈进了。
16世纪不少人从欧洲移民到北美这块广阔土地上,幻想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然而“母国”——英国却肆意地盘剥他们,他们生产出的产品只能销往英国而无法自供。英国在贸易上的严格控制,再加上严苛的税收制度,使愤怒的北美人忍无可忍,终于将矛头对准了英国。
1775年,北美殖民地对抗母国的独立战争正式拉开帷幕。北美大陆军人单力薄,而英军实力强大,本来胜负一目了然的战争却在第二年出现了转机,只因英国的老对手法国和西班牙掺和了进来。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法西两国开始向美国提供财政上的支持。不久后,荷兰和俄国也加入到了援助美国的行列,试图在战争中分得一杯羹。
最终战争以英国的失败而告终,英国失去了北美13州的殖民地。法国本想接替英国吞下这块肥美的殖民地,却因为在北美战争中消耗了过多武力和财力,以至于彻底成全了美国。在历经八年的独立战争中,美国成为最大的受益方。
独立后的美国并不平静,在北方工商业和南方种植业的对峙下,美国的“二元制”经济日趋明显,然而这并不影响美国向西部扩大疆土。后来,北方的工商业加入了许多新鲜血液,大批英国工人在财富的吸引下避过英国政府的打压,偷偷移民到美国,这使美国的制造业、棉纺业迅速壮大起来。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通过这些英国移民带来的技术,搭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
1860年,南北两种经济体制的矛盾已到达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南北战争终于爆发。最终,南方被打败,美国工业化的障碍彻底被清除。不久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到来,美国不再借英国的东风搭末班车,而是担当起了领跑者的角色,很快,其经济水平已经能够和英国并驾齐驱。到20世纪初期,美国在制造业领域的水平和规模已有赶超英国之势。
为了得到更多土地,美国于1898年向西班牙开战,从对方手中得到了古巴、波多黎各、关岛、夏威夷和菲律宾。随即美国以菲律宾为跳板将触角伸向亚洲,并于1900年中国被列强瓜分时,提出“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主张。
另外,美国把南美洲变成自己的后院后,并没有对其进行殖民统治,而是积极扶植亲美政权,收罗为自己做事的政府,轻松实现了自己的资本扩张。当然,为了保证亲美政权的忠诚度,美国所扶持的政府也是可以得到一部分利益的。当亲美政权的地位受到威胁,美国还会出手帮忙,如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
在美国到处扶植自己的亲美政权时,欧洲大陆也越来越动荡。为了争抢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打仗是需要成本的,作为此次世界大战的主角,英法两国开始大批量地向当时经济水平已经是世界第一的美国采购弹药、药品、钢铁、粮食等战争物资。采购物资当然不能用英镑或是法郎,而只能选择黄金或者美国自己发行的国债。当英法两国没有黄金和国债支付时,美国便慷慨地让他们先写下借条,让他们资金充足时再偿还。于是,在残酷的战场背后,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局面:大半个欧洲国家借美国的钱互相打仗。
1918年年底,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战败结束。至此,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其制造业也随着大战结束后市场的旺盛需要而进入新的飞速发展时期。在经济上,美国已经远远甩开了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然而就在此时,被繁荣催化的美国,信贷业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于未来一眼望不到头的美好前景,使人们疯狂地透支未来。人们只需花费一部分现金,就可以从银行贷款,这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购买力,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经济。汽车、收音机、电话等在一战结束时还很奢侈的消费品,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
人们对经济的利好预期深信不疑,消费热很快向投资者蔓延,土地和股票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投资。在人们看来,这样的商品可以增值。人们开始用保证金贷款购买股票,只要支付10%的保证金,就能贷款90%购买股票,这是一笔多么划算的买卖。到1928年,贷款的规模已达到60亿美元。但是,一旦经济衰退,人们收入下降或者在资本市场亏得血本无归,银行里的贷款怎么办?很少有人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这不是个问题,幻想经济会一直繁荣下去。然而,1929年10月下旬,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却给了美国人当头一棒,无数投资者的财富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为了生计,人们纷纷赶往银行挤兑存款,却导致银行相继倒闭。银行倒闭后,大批工商企业因失去资金支持而无法正常运转,只能宣告破产。企业破产,工人就得失业,这就导致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无力购买商品。由此,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时期。
就在此时,罗斯福上台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罗斯福新政在美国上演:政府整顿金融体系,加强黄金储备,恢复货币的调节功能;促使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恢复国内生产,增加就业;加强政府的救济工作和提供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罗斯福的强硬政策,对美国未来经济影响深远。之后的美国经济虽然恢复缓慢,但始终居于世界第一。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获得了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类似的发财机会,它如法炮制地借钱给各大参战国,再一次奠定了自己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大多数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士兵,不得不在和平的日子承受战后的千疮百孔,而凯旋的美国士兵,发现曾经被大萧条折磨得疲惫不堪的美国经济更加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