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批作业,发现了这样的几个答案。问题是:“除了曾子,你还知道哪些善于反思的名人或身边的人?请你简单介绍一下他自我反思的事例。”其中有几名学生是这样写得,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老师爱反思,他通过写“简书常常反思自己的课堂和教学。是啊,前面上课时我给他们讲了我假期读书和写简书的经历,并读了几篇我写得简书文章,其中就涉及到了对教学的反思。没想到学生还记着,还把我当作身边善于反思的典型了。但也希望他们能向我一样,拿起笔开启反思。如昨天下雪,我写了《春雪》,并给他们读了几段,吃饭时对几个学生说,吃过后也可以好好观察一下雪,能否也写写你们心中的雪呢?
生活离不开反思,我们时时处处其实都在进行着反思。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得到经验或教训,就是自我反思。反思是一种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常反思能帮助自己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并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在读书目《爱的教育》是作者的日记,也是对学习、教育生活的最好记忆与反思;《历史的镜子》是作者吴晗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与评价;《明朝那些事》不仅仅是在记录历史事件,回忆历史,也是对人对事的反思与评价。以史为镜,可以见兴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在《爱的教育》中,舅舅白契十岁时在数月内连丧了父亲与母亲,父兄又让他去轮船上服务,生活的前景一片惨淡。牧师却馈赠了这样的一份大礼:每朝起来,先自誓一日中须行三件好事,晚上睡时再自省今日预定要坐的三件事曾否完成。这样行去,你的一生就没有浪费。白契五十年如一日坚持这样做,最终从船员做到了船长。他也是在日日反思中取得了成功。所以我们要成长,社会要进步,反思一刻也不能停歇,它伴随着人的一生、社会的每一步。没有反思,就没有改变和成长。
写简书,其实就是我的主要反思方式。在简书中我写我的读书感想与收获、教学的得与失、写我的学生及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课间表现,精彩瞬间,校园奇闻趣事,我的生活等等。当我给学生们读到我写了XX同学的时候,他们说,老师,您能不能把我们都写进去。写他们,就是把39个孩子都装进心里。我没有立即答应,但我却默默地在书写。因为把学生装进心里,就是爱他们的一种表现,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事业。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内驱力,也是教师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早晨,一名老师来我办公室,说她受到了我的影响,也开始读书了,我心中莫名的悸动。这学期,因看我的简书文章并和我交流后,已经有3名同事重新拾起了阔别已久的简书,做了我的”书友“开始写一些小文章,反思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教育是一种催动,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我能带动几人一起学习,读书,也满足了我小小的自尊心。
昨晚小酌后,可能有点微微醺,说话过于随意,有友亦云“你不要太狂……”可能是针对当时说话的语气或是方式而言。回头想想,也许自己可能真有点儿狂了,有点儿自以为是。如听评课总是想以自己的观点影响或改变别人;自己读书、写简书,就想要求别人也这样做,用自己的做法“教化”他人;爱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开会时也会讲一些大道理,甚有点儿越权等等,平时有点儿“话痨“的表现。有文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乃人间常态,利益之诱惑如无形之网,笼罩四海。人处其中,如游于漩涡,稍有不慎,便可能沉沦。今人论修身,常言“八慎”,乃慎独、慎言、慎行、慎微、慎初、慎欲、慎友、慎终。故,人生之航,当以“八慎”为舵,稳行于世。吾亦常修吾身,努力向“八慎”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