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乔老爷子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说,你只有做自己热爱的事业才能够成就卓越,如果你尚未发现自己热爱的事业,请一直寻找,药不能停!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好一碗毒鸡汤!
多少年轻人为之倾倒,包括我,投身于寻找自己passion point(激情点)的道路。但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尝试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后来却发现那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你说你喜欢谈吉他,练了俩礼拜就觉得没劲放弃了;你说你想做产品经理,可几个产品不成功你就开始怀疑人生了;你说你的梦想是当网红,可直播了几次没人看你就说自己还是不太适合吧吧吧吧吧...
于是你继续寻找, keep looking, but never settle, 总是三分钟热度,你觉得你这辈子恐怕都找不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了。
乔老爷子说错了吗?不,他没有说错,真的只有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才能成就卓越,但他只说对了三分之一。
成就卓越需要的是:
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 + 不断提升相应的能力 + 不断获得正向的反馈
先抛开热爱的事业和能力不说,我们先来谈反馈。
正向的反馈
我们都是激素的奴隶
为什么很多人热爱跑步健身,每天不跑个5公里就浑身难受,不是因为他们自律,而是跑完步之后身体分泌了一种激素——内啡肽,可以让人产生快感,本质上这跟吸毒的目的没什么区别。
看到美食就想吃,看到包包就想买,看到美女就想...我们以为都是自己在做决定,其实真正的“幕后黑手”是我们体内分泌的那一丢丢激素。
我们以为自己喜欢的任何一件事,一个人,都是为了自己最后获得那一点点激素&快感。
激素就是反馈,而让你获得快感的激素就是正向的反馈。
乔布斯如果在做出第一台苹果电脑Apple I的时候,没有人购买它,也没有任何人关注到他,很难想象没有获得快感的他会不会继续把苹果电脑做下去。
再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会让你体会更深。
小女孩学钢琴的故事
单亲妈妈与女儿相依为命。
她希望5岁的女儿能够学会钢琴,但她没有像一般母亲那样严厉地逼迫女儿学习,她使用了套路,事实证明她成功了。
最开始,她经常带自己的女儿去参加音乐会听钢琴曲,希望激发女儿的兴趣,但发现女儿并不买账。有一次她带女儿参加儿童音乐会,看到女儿很喜欢一个穿着华丽的小女孩。
于是问女儿,你想不想有一天也可以穿地这么好看啊?
女儿说,想啊想啊~
单亲妈妈说,只有弹钢琴才能穿这么好看的衣服哦。
女儿问,那我可不可以学钢琴啊?
妈妈当然说可!以!啦!
于是妈妈给女儿买了一架二手的钢琴在家练了起来,并告诉女儿,只有弹会一首曲子才能穿漂亮的衣服哦。
女儿就开始哼哧哼哧地练习。等到她终于学会弹一首小星星的时候,妈妈召集女儿的小伙伴给女儿办了一场家庭音乐会。音乐会上女儿盛装出席,穿的美美哒,小伙伴们都非常羡慕,等到女儿一首演奏完毕的时候,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妈妈还特意安排了一位帅气的小朋友给女儿送上了一束鲜花。
女儿那个高兴啊!
音乐会之后妈妈跟女儿说,等你再学会三首曲子的时候,我们再来办一次更大的音乐会好不好啊?
女儿说,好啊好啊~
后面的故事你们大概可以知道了,妈妈用各种各样的激励措施一步步引导小女孩成为了一个钢琴高手。
后来当别人问女孩为什么这么喜欢谈钢琴的时候,女孩说,我也不知道啊。
我也不知道啊。
你有没有哪件事是你做的特别好,但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的?
英语好?成绩好?会说话?有礼貌?PPT大神?演说大师?编程高手?短跑健将?分析达人?
回想一下吧,是怎样一次次的正向反馈,让你走到今天的位置。不一定是你父母给你的反馈,有可能是同学的,朋友的,哪怕是朋友圈的点赞,甚至就是做这件事的时候带给你的纯粹的快感。
这些,都可以是套路。
再回顾一下自己为什么很多事情做着做着就放弃了,因为你没有给自己设计反馈机制。希望上面的故事可以给你一些启发。
咱们再来谈谈热爱的事业。
热爱的事业
培养自己的兴趣
一个人的兴趣就像一棵小树苗一样,需要给予适宜的环境促使其生长。任何领域的高手都是从兴趣的萌芽逐渐成长为大神的,没有人是例外。
你的兴趣有哪些?旅游?表演?编程?写文章?打游戏?心理学?看电影?...
在这其中,一定有些是你比较擅长的,有些是你觉得比较有意思但还没怎么深入了解的。那我们把兴趣的生长过程也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和志趣。
怎么区分你自己的兴趣处在哪个阶段呢?以我热爱的演讲为例。
感官兴趣阶段
我从初中开始就非常喜爱演讲,经常会找各种著名的演讲稿去读、去听、去模仿,比如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比如奥巴马的演讲系列。还会把每期英语周报的经典美文部分裁剪下来贴在本子上每天晨读的时候朗诵。
后来接触TED演讲,就看了很多TED视频,喜欢讲者在舞台上用18分钟的时间带给我的惊喜、感动或精彩故事。
那时候喜欢演讲纯粹就是觉得演讲很爽,觉得演讲中的语言很有力量,很有激情,很有美感。
这个阶段我的喜爱其实一直停留在感官兴趣阶段,演讲带给我的主要是一些情绪上的体验。但这个阶段的兴趣是十分不稳定的,一旦有更好玩的东西出现我可能就遗弃了这个兴趣。
自觉兴趣阶段
大学时候我加入了一个英语竞赛社团,开始参加演讲比赛,并接受老师的专业演讲培训,也开始读类似《演讲的艺术》这样的书籍,了解到原来在演讲中可以使用很多的技巧与方法。
再后来我加入国际英语演讲俱乐部——toastmasters(这是1924年在美国成立的一个国际性组织,旨在帮助人们锻炼沟通表达能力与领导力,世界各地都有这个俱乐部,我在这个俱乐部受益良多,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参加)。
这个俱乐部有很成熟的演讲成长体系,你可以像打怪升级一样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演讲任务去获得更高的段位。在这里我又更多地了解了演讲,演讲逐渐成为我的一个标签。我还可以说出演讲里的一些门道了。
这个阶段的兴趣就会相对稳定。
志趣阶段
当然我自己还没到这个阶段,但我有这个打算且正在筹备。目前我正试图整理自己这些年所积累的演讲经验,并结构化为体系。后期可能通过在一些技能分享平台去将我的能力兑现。如果得到的反馈不错,那我的兴趣就会演变为志趣,也许有一天,我就会以演讲为终生的事业。
所以想一次性就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是概率极小的事件,除非你在之前的人生已经做了足够的准备,你需要的只是一个发现。但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来说,热爱的事业是靠自己发明的,我们需要通过一次次不断的尝试去培养自己的兴趣,最终使其成为我们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相应的能力
发现你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经常会说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什么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呢?我们来一起发现——
一个人的兴趣是多样的,能力也是多样的,在你已有的能力中,有一些是因为兴趣在无意识中养成的,也有一些是被迫学习的。现在,我们把一般工作中可能会用到的能力都列举出来:
快速适应、客户服务、谈判协商、创意、授权、团队合作、情绪管理、人际沟通、表演演说、多语言、资料收集、临场发挥、执行、审美、艺术特长、视觉化表达、领导力、销售、教导指点、分析、持续记录、机械使用、提取概念、归类、计算机运用、监控推进、预见、顾问与咨询、决策、时间管理、写作、计划组织、事务管理、归纳总结、处理数字、校对编辑、多任务管理、处理模糊问题、观察、预算、评测与检查、评估。
再通过工具——能力管理象限,将自己的能力做出区分。
优势区
你喜欢并擅长的能力就是你的优势能力区,但优势并不代表核心竞争力,你需要对你优势区的能力进行刻意使用,使之成为你的“个人品牌”。比如演说是我的优势区能力,那我要抓住一切机会刻意使用这个能力,不管是在平时公司开会还是参加一些沙龙活动,都刻意去表现自己的演说能力,不断用我的这项能力为我带来机会与资源。
通过不断的使用、宣传,最终会使你的这项能力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
退路区
这一块的能力是你擅长但并不太喜欢的,可能是在你过往的生活中被迫锻炼起来的。我们称它为退路区,因为他们可以成为你的基础保障,如果没有机会发挥你的优势,至少你可以靠这块区域的能力吃饭。对于这一块的能力,我们要尽量低调使用,避免招来很多此类任务让自己做的不开心。另外还要保证自己偶尔抽空来练习这一块的能力,不至于让其荒废。
潜能区
这一块的能力未来可能会成为你的优势区能力,所以要刻意进行学习,提升这一块的能力。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最好在其中挑选出1-3个进行聚焦,再投入精力发展。
盲区
你既不喜欢也不擅长的能力是你的能力盲区,对于这一块的能力,首先要认真对待,正视自己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也要合理避开这方面的工作。现在工作讲究团队协作,你的能力盲区也许是别人的优势区,那我们要学会跟与自己互补的人合作去完成任务。如果你的领导交给你这方面的任务,你可以尝试与领导沟通,选择去承担一些你更擅长的工作。
总结
没有人可以一次就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并成就卓越,即使是大神,也都是从最初的兴趣开始,一点点积累而成。
乔布斯只说对了三分之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在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之后,我们还要不断提升相应的能力去把自己的兴趣变成志趣,去提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还要给自己设计好长期的激励机制,不断获得正向的反馈鼓励自己继续前行,加深对兴趣的喜爱。
只要不断地践行这套机制,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并成就卓越!
下一篇,我们来聊一聊遇到职业瓶颈的人如何做好职业转型。
我是+7,
希望我的文字能让你有收获,有行动!
2016.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