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写的是一座城里一个小人物的小故事。故事在一座很小的、精致的小城。故事从每一次的闲聊中慢慢整理,主人公叫阿木。
铁城的样子
铁城的名字得益于它的矿产,优质的铁矿储量丰富,因矿建城,名字也就这么来了。至于叫了多久,记不清了,反正建城之后,就没改过名。但也不是什么古城,古城的名字都没这么直白。铁城不像是一座资源型城市,环境挺好,市容不差,整个城市小而温暖,节奏不快,人不多不少,不会让你觉得无聊,也不让你觉得拥挤。
铁城离长江很近,近到什么程度,近到长江穿城而过,所以铁城拥有着码头,往来的船只不断,住在江边的人,日日伴着船笛作息。河鲜自是不少,也是极其新鲜的,活蹦乱跳的活物来自长江的馈赠,所以水里的东西在铁城是不怎么稀奇的。铁城的脉搏随着长江跳动,全城最繁华的那条路,名字便叫长江路,后期扩建的新路,都叫长江二路。
铁城也有几处值得一看的小景,小河里钻出来的两棵柳树,许是觉得靠在一起不错,便长到了一块,贴合在了一起,传说是年轻男女为了抵制包办婚姻跳河殉情后的化身,这传说是哪个文人想的呢?又一处,斧劈的一座独立山头,劈下来的部分不知被哪位神仙挪走了,只留下笔直的一面立在那里,一股清流直下三千尺,这处景可拾级而上,爬上山去,弄一身水雾,看大大小小山洞里堆着香灰,阿木长大后还去了一次,阿木和山洞一样都抽烟,阿木抽一根、它抽三根。还一处,一处湖泊,雨下大了,水位上涨,很多人在岸边抓鱼。如今是一座风景很好的公园,比得上西湖,只是缺座断桥。记忆深的就这几处了,其他的还有些印象,阿木也说不清楚了。
铁城很陡,是长在丘陵上的一座小城,高高低低的路,骑个自行车比走路还累。应该是建在山上的原因,铁城的路没有多少很长的、笔直的道路,出门也不说东西南北,只说往左走或者往上走。
铁城很小,至于如何丈量,狠狠心,一天能走下来,所以上下班能比得上北上广。铁城不穷,也有高楼大厦,铁城不富,很多人为了一套房子奔波。铁城很旧,一座钟楼自我记事起便存在,如今阿木离开铁城,它还在铁城。铁城也很新,新区建成后,长江路的魅力就减弱了不少。
学生时代
小时候
阿木在铁城生活了34年,学生时代都是在铁城度过的。因为铁城很小,小学、中学,距离阿木的家只有3分钟路程,是正儿八经的学区房。阿木的父亲大木、母亲小李,都在铁矿厂上班,每天早上蹬着自行车上班,晚上蹬着自行车回来,阿木对那辆自行车记忆很深,因为小时候去哪都是那辆红色的自行车。
大木在矿上是个班组长,管着十几个人,小李是一名普通工人,上班下班,围着锅台转。阿木那是的生活还是挺惬意的,虽然不富裕,但是也不缺吃缺穿,想吃的东西也总能吃到。
阿木在学校也是个乖学生,不调皮、不犯错,成绩中游,不好不坏,是老师不容易记住的那一类。阿木朋友也不少,那时候大家还都住在平房里,两排对称的房屋,一排是卧室,一排是厨房,十几家住在一起,天暖和的时候,晚饭都跟流水席一样,每家门口一张小方桌,几乎每张桌上都有一个小酒杯,几家聊起天都是靠喊,阿木跟住一块的都边边大,每天上下学都一块,住1号的就成了闹钟,每天上学在每家门口喊“上学咯”。走到小学的路途中,还有一条小溪,来来回回不知道多少趟,小溪也伴随着阿木成长到4年级,拆迁后,改成了楼房,一起出行的小伙伴们也就剩下三三俩俩,那条小溪也不见了。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