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这个词,常见,但真正的“沟通”不常见。
来看一个场景:
妈妈:“你这道题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想的?”
孩子:“推算到这儿,再加上题目里的这个条件,得到最后这个结果。”
妈妈:“推算到哪儿?你怎么会得到这个结果呢?我觉得一点道理都没有啊!”
孩子:“妈妈……”
妈妈:“你怎么会这样推算呢?昨天我在公司开会,有个同事说了个想法,要是按照你这种思路去推断,那就太扯淡了!”
孩子:“啊?什么想法?”
妈妈:“行了!别说了!”
孩子:“妈妈……”孩子要哭了。
接下来,就是妈妈的一顿情绪爆发。一边的爸爸缩头缩脑不敢露面,不然他也会被一起数落。
这样的场景到处可见,除了发生在亲子之间,还会发生在夫妻之间、上司下属之间、甲方乙方之间,书房里、餐桌上、谈判桌旁……
话一直说个不停,但对事情解决没有任何效果,甚至说的话本身就毫无意义,这不能叫“沟通”,这叫发泄情绪,归根结底是幼稚、是自私。
想改变这种“沟通”方式,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001 明确对话目的。
想必,没有人一开始是为了吵架或者生气来进行一场谈话的。始终明确对话的目的才能避免沟通方向走偏。
就像事例里,既然是辅导孩子作业,那目的必然是为孩子纠错,强化正确结题思路,顺利完成作业的。
可是那位妈妈先是连着反问,接着又把跟孩子毫无关系,孩子也毫不知情的“同事提议”扯了出来,让孩子一头雾水,把双方沟通方向引偏。
002 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
每个人都有自卫的意识和本能。完全放松和压力重重下的沟通效果,相差甚远。
事例中,妈妈连续反问,让孩子意识到妈妈些许的不耐烦,心里就竖起自卫的小墙壁,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好叫一声妈妈,来试探妈妈的态度。
孩子些许防范的姿态,让妈妈更想“穷追不舍”,就有了接下来的把问题扩大化——牵扯出自己同事的事情。
孩子已经不安,再加上完全陌生的模糊的信息的突然跳出,孩子就完全蒙圈了。
003 从事实入手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利波特。人和人的想法,不一样。从个人想法入手,不可能达到一致,而应该从事实本身入手。
事例中,妈妈的反问、讲理和评价,都是跳脱出孩子的题目本身的。不是反问孩子的想法,就是强调自己的想法,没有把一道具体的题目作为对话的基准。
004 了解对方的真实动机
每个言行,都会得到回应。但回应是否恰当,决定了整个事情的走向。所以应该去粗取精,愈加逼近真相才能更精准的回应。
事例中,孩子很认真答复解题思路,接着察觉妈妈情绪,处于自卫状态……可孩子的状态和情绪,妈妈都没有恰当回应,而是依然按照自己的情绪思路走。最终辅导作业,变成闹剧。
那应该怎样呢?
妈妈:“你看题目这一步是怎么来的?”
孩子:“推算到这儿,再加上题目里的这个条件,得到最后这个结果。”
妈妈:“你看啊,你上一步是推算到这里的,再加上题干中的这个条件,却得到这个结果。不应该得到这个结果啊,条件不充分啊。”
孩子:“我再看看……”
妈妈:“嗯,你好好看题干里的要求。”
孩子:“啊,知道了,这还少一个条件,是不是?现在的条件,得不出最后这个结论。”
妈妈:“对。”
孩子:“妈妈,你等我哦,我再重新解一遍。”
重新梳理一遍:
001 明确对话目的
002 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
003 从事实入手
004 了解对方的真实动机
无论哪方面的沟通,做好这几点,不但于事高效,还能让人高兴。辅导孩子作业,再也不用暴跳着去医院做心脏塔桥手术。
沟通,是站在对方立场说自己的观点,对人的心智要求很高。愿大家更多沟通,让生活更高效,生活更高兴。
荐书:
书名:《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
原作名:Crucial Conversations: Tools for Talking When Stakes are High
作者:[美]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科里·帕特森、艾尔·史威茨勒。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