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东西,看起来似乎高深,但谁也不是生来就会写的,即使天赋异禀如张爱玲,萧红,余秋雨,小时候也是经过了大量输入的。像萧红,她爷爷每天教她念千家诗就是一种奠定;像余秋雨,他的妈妈和那些不知从哪儿来的美丽的女教师,美丽的尼姑将他解冻了;还有毕淑敏,她为了《红处方》,几乎阅尽了所有有关毒品研究的书,才占有了翔实的资料,写出了震惊世人的第一部禁毒小说。
由此可见,要提高写作水平,是有章法可循的,是需要经年积累的。
我对文字的热爱是得益于爸爸对我从小的熏陶感染,你热爱什么你就会为之倾注什么。
之前的文章里也写过爸爸是怎样让我在物质贫瘠的年代找到一种汲取精神营养的通道的。我今天分享的是这些年来坚持的三个习惯,助我在写作之路上越走越远。
1:写日记的习惯
初一刚开始写日记,只是为了完成爸爸布置给我的任务。每天像记流水账般应付差事,诸如今天上了几节课,学到了什么,甚至简单到今天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寥寥数字一笔带过。写到后来,日记里有了心事,花样年华里的那些小忧伤,那些谁喜欢挨着谁坐,谁又偷偷送了谁礼物,谁收到了不具名的小纸条?日记变成了心晴晴雨簿?藏着欢欣也藏着成长的烦恼,便再也不肯拿给爸爸检查。
年深岁久,写日记竟也成了一种习惯。习惯每天下了晚自习后坐在桌前写下那些开心或者伤心,不管多晚,因为我知道,那些微小的事终会淹没在时间的洪流中,所以写下,大约是以防忘却的纪念。枯燥单调的生活因了文字的润色,变得丰润可爱起来,文字也从最初的流水账因着心情的起伏有了跌宕,在经年累月的坚持中居然也越来越有了散文般的优美。那些受过的伤,流过的泪,开怀过的日子,心动过的人在文字里成了永恒。尽管青春如奔腾的水一样回不去,可是翻开日记细细打量,那些青涩时光又会跃然纸上。
回首往昔,感谢曾经在那些亚历山大的时光里坚守了一份小小的情怀,让心情在粗重的学业中找到了出口,也在无意中提升了写作水平。从初中到高中,作文总会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高声朗读,特别是高三那年一篇《最是那一朵莲》在高音喇叭里传遍了整个校园。
2:摘抄的习惯
从高中起课外读物突然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我也多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做摘抄。将那些精彩的锦绣的优美的句子或段落,不管是在哪儿看到的,哪怕,当时摘抄本不在手边,我也会临时找一张纸抄下来,过后再挪到摘抄本上,然后我会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翻看。每当才思枯竭时,我就会翻开摘抄本寻找灵感,它像一个包罗万象的百宝箱,你想要的它都会毫无保留地呈现给你,你可以尽情的随意挑选,直至找到自己满意的。
杂志,报纸,名著,网络这些能看到的都一网打尽,只要看到喜欢的就抄下来,尽管抄的过程很有些漫长,但本身就是在加深记忆。你以为抄了那么多的东西根本就记不住,可当你有一天需要它时,它就像是深埋在某个大脑皮层里,突然一涌而现,给你源源不断的灵感。
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这个习惯已然陪着我16年了,16年啊,两次抗战都胜利了,在时间的长征中,那不过是忽然而已,可在我年轻的生命中,却是不短的。
从最初的只是简单摘抄到后来开始写读书笔记;从最初的抄在本子上到现在的随时随地记录到讯飞语记里;从之前只是摘抄别人的到现在自己偶尔也会有佳句迸现,一有好的想法冒出来我会第一时间记录到讯飞语记里。写作就像织毛衣,得先有大量的毛线。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进步着,哲学教会我们:量的积累一定会达成质的飞跃,量变一定会达到质变,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质的飞跃,那说明你的量的积累还不够。
现在,偶尔翻开以前的摘抄本,看到扉页上翻写的那句:摘抄乃人之诸多兴趣中最有兴趣的,不禁莞尔欣慰。感谢16年来摘抄的那些字字句句,它们就像我在写作之路上用之不竭的行囊,背着它们,我会走到更远的远方。
3:泡图书馆的习惯
阅读,使人进步!
高中时,县城里只有一家勉强算得上图书馆的图书馆,只有那里是免费的,周末时我喜欢在那儿呆上一整天。尽管藏书很少,但也足以让我打发掉高中时代屈指可数的那些闲暇时光。那时候生怕看“闲书”会耽误了学业,看多了就觉得罪孽深重,只好尽量挤出时间来满足一下自己硕大无比的胃口。
上了大学后,终于有了独立的图书馆,腰缠大把时间的我在那里尽情畅读了四年。就连心血来潮报的社团,也是学校网站的编辑部。可还是觉得浅薄,那是年虚掷的光阴,数都数不过来。就像余杰曾说的,大意是这样,大学时哪怕是在图书馆里多看几本书,也不会像现在感到这么荒芜。
正是感到了空洞和荒芜,毕业后我更加喜欢去图书馆了,我想那些欠缺的,应该补上。我甚至自己炮制了一句座右铭:图书馆就像方便面,是用来泡的。去了图书馆后,只要是没什么事儿我就一整天在那里泡着,如果不是不让带吃的东西,连中午都不想出去吃饭,在那儿,我一次次体验着什么才是废寝忘食的感觉。我将书里看的那些金句都记到了讯飞语记里,图书馆有充电的地方,也有wifi,不用担心手机没电,也不用担心流量不够。
图书馆成了我毕业后的第二课堂,它甚至超越了大学带给我的意义。
很多时候,你用没用心,自己是知道的,别人也是看的出来的。要相信,我们所做的每一点积累,都是在为更好地写作增加筹码。正是这三个习惯的坚持,它们相互促进,助推我在写作的路上走得更顺,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