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观念里,养儿是为了防老,现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去年夏至那天,对门老太太连夜赶去了儿子安家的城市,听说他儿子精神出了问题。
这家人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老头子刚过世不久,儿子就发生了这事,真是苦了年近七旬的老太太。
每当听到这种事情,老爸当年说过的话就会从大脑不知名的角落钻出来:
你看,这就是老来难!
和对门做邻居将近六七年,记得搬来的那一天,我们正在屋里摆放家具,一位老太太出现在了门口,自我介绍说是对门家,来看看新搬来的邻居。
我打量着这位新邻居,约莫六十多岁,精瘦但干练,举手投足间透着市井的生存智慧。
我们搬来后,老太太隔三差五会来串门,从她嘴里慢慢了解到,家里只有她和老头子。老头子是大夫,虽已退休,但被医院返聘,每天依然按点上下班。
据老太太说,老头子这么拼是为了帮儿子还房贷。儿子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大城市,取了东北的姑娘做老婆。
准儿媳第一次回来,老爷子就坚决反对,因为嫌姑娘太干瘦,估计老爷子从医学专业的角度看出了一些问题。
没办法,两老口拗不过儿子,最后儿子还是和这位东北姑娘结了婚。不幸的是,真被老爷子言中,婚后这位干瘦的儿媳妇大大小小做了不下5次手术,但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们也只能无奈。
有了孙子之后,老两口打算去帮忙带孩子。但是儿媳妇说怕他们累着,温柔而坚定地拒绝了。老太太却说儿媳妇才没这么良善,不让他们去是因为儿子那里住不下。
因为亲家一家都住在他们还房贷的屋子里,虽然房子三室两厅,但是亲家公亲家母,还有他们的儿子杵在那里,他们根本没地站脚。说起这些的时候,老太太平静的语气里透着愤怒、不公和无奈。
去年3月某天一进门,就听婆婆说对门老头子过世了,是自己寻的短。
早上老太太出去买菜,大概两个多小时,回来的时候发现老头子栽在了水缸里(老头老太太习惯早年的生活,家里还备着以前的大水缸,说是以防停水),身体已经僵了。
老头子身体不好我们是知道的。
近一两年凌晨的时候,单元楼里嘶声力竭的咳嗽声特别让人揪心,就像痰卡在喉咙永远出不来,下一秒就会窒息一样。没过多长时间就听老太太说,老头子诊断出了肺癌。
那段时间,老太太很少来我家,楼道里偶尔碰到,她的眼睛里总是噙着泪水,满脸的悲伤,哪怕再客套迎合的笑容也遮不住。
也是那段时间,经常能看到有人来换氧气管。
没想到,没多久,老头子实在受不了那份上不来气的折磨,自己选择了离开。
丧事过后的一百天,在大城市的儿子也出了大问题,大到刚刚丧偶,还来不及从悲伤中走出来,身上时刻装着速效救心丸的老太太不得不连夜赶过去。
他儿子出现精神症状的事情是听楼下阿姨讲的,老太太从来没有正面承认。老太太从儿子那回来后,只是说他儿子身体不舒服,具体哪里不舒服,或者什么症状,却只字不提。
今年正月大家都隔离在家,而老头子走后,家里只剩下了老太太一个人。
于是,这个正月,老太太经常来家里和我婆婆拉家常。
看着我们家三世同堂,特别是孩子蹦跳欢叫,老太太笑意盈盈的眼角总挂着泪花。
一次聊到动情处,老太太打开了话匣子,对着我说:“娃啊,家丑不可外扬啊,别人问我儿媳妇对我咋样的时候,我总是说人家对我可好了!事实上,我在她那里受了多少罪,我从来没对人提起过!”
这句话一出,老太太眼泪泉水般涌出来。
原来,去年夏天到了儿子家后,儿子因为生病怕吵单独住一间房,儿媳妇把她安排在了客厅的沙发。
流火六月的南方城市,半夜老太太几乎都是大汗淋淋的醒来,习惯了北方气候的老太太,白天还要做饭照顾儿子,六七十岁的身体哪里能吃的消。
儿子家的空调安在客厅,空调一整夜地开着,吹得老太太腰酸背痛。她提出来半夜稍微降温后把空调关掉,儿媳妇说他们热的睡不着,不能关。
她和儿媳妇提出来要住到儿子的房间,儿媳妇以会打扰老公休息体面合理地拒绝了。
老太太说,儿媳妇买了葡萄,屁股一挨沙发就自顾自的吃起来,从没哪怕客套地让一下她。然后,她自己一次吃不完,放到冰箱一个星期后,儿媳妇才和她说,让她把葡萄洗洗吃了。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老太太那天在我家坐了一下午,说了一下,哭了一下午。
我问老太太:“你儿子和儿媳妇的关系怎么样?”
老太太无奈地回了一句话:“我生了个从来没有见过媳妇的儿子!”
不知怎么地,听到老太太这句回答,我想起了年三十那天老太太和儿子的电话聊天。本来过年的时候,儿子要带着孙子来回的,因为疫情儿子把票退了。
那天一接到儿子的电话,老太太第一句话是:“狗狗,不能回来就不回来了!”
“狗狗”,老太太叫四十岁的儿子狗狗。
能听得出来,狗狗不是她儿子的小名,而完全是老太太溺爱的称呼,就像我们呼唤孩子床上爬的小宝宝。
其他的话我没听进去,只是听到老太太对儿子的这个称呼,我就知道儿媳妇和老太太一定处不来。
但是,老太太这辈子也一定意识不到她和儿媳妇关系不好,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她和儿子抱得太紧,就像很多婆媳关系的症结所在一样。
同时,老太太也有她的智慧:我们处不来我可以不去,我自己现在还能动,我在老家一个人自得其乐!
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视角,也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从自己专业的角度看过去似乎是这样子的,而从老太太世俗的经验里,似乎婆婆和儿媳就注定是这样子的关系,因为她见得太多了。
但是,老太太的生存智慧在于,她能跳出来,能有一个独立的姿态,即便自己在心理上多和儿子不可分离,但是在现实的生活层面,她能做到分开。这难道不是智慧吗?
即便再专业的咨询师,遇到类似的问题,除了能所谓深刻地剖析一下中国式母子关系,婆媳关系,在现实解决问题的层面,我想,也和老太太的方法差不多吧!
听老太太说,她和老头子其实没有生下孩子,这个儿子是抱养的。
年近七旬的养父,托着病体还在为自己赚钱还房贷,而那个房子里却住着媳妇一家人,父亲不忍病痛寻短过世后,媳妇至始至终都没有回来,在父亲病逝百天后,儿子精神出了状况。
这是从我的视角看到的老太太的儿子的现实,所以他发疯了。
我是悠宜,爱好心理学,喜欢码字,愿意传递一份爱给这个世界。如果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请把它转给更多需要的人,让这个世界因为分享而温暖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