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让老师最头疼的就是学生的缺课问题,严重影响了老师的备课和教学效果。再好的老师,
也教不好经常请假的学生!
好的学生为什么会越来越好?
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基本不缺课,
能完整习得每节课所教的内容,
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
自然越来越自信,
久而久之把学习变成了他的一种习惯。
孩子在幼儿时期,
学习观念和时间观念都比较差,
需要大人帮助培养。
有些家长
一旦孩子出现课程冲突就舍弃书法课。
有些家长
一旦自己有点小事,就帮助孩子“逃课”。
甚至有些家长
上课时间带孩子外出旅游。
可以看出
很多家长对书法教学认识肤浅,
认为这又不是文化课,
只是送孩子去学习一项才艺,
丰富一下课余生活,
不打算走专业道路,
没有必要太认真。
想送孩子去就送过去,
不想送就不去了。
“老师是两个,
第一位就是言传身教的家长,
第二位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
孩子的模仿和学习能力特别强,
如果家长做不好带头作用,
不能够认真对待书法课。
时间久了的话,孩子就会形成
行为拖拉、懒惰、
缺乏时间观念的不良习惯,
万丈高楼平地起,
一个人童年时代的
行为习惯将伴随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间断性训练,易造成断链
书法学习是一个连续性很强,
需要得到系统学习和训练的过程,
更需要持续练习以保证课程的衔接性,
否则在休息一段时间以后
很容易会在下次学习时造成困难。
孩子信心受挫,对书法失去兴趣
孩子在书法上的进步
和平时的刻苦训练密不可分。
如果一个孩子书法课经常缺席,
甚至长时间不去,
那么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在逃了几次课以后
跟不上老师所教的内容,
就会感到有压力,
别的孩子都比自己写得好也会有受挫感,
同时还要分散精力再适应环境,找状态,
学习效果会比其他人差很多,
长此以往,自信心受挫,
孩子对书法学习很可能就失去了兴趣。
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再到自信心受挫,
对书法学习失去兴趣,
甚至因为“怕吃苦”“逃课”“
随随便便就“放弃”,养成了没有毅力的性格,
这会是家长愿意看到的吗?
家长要懂得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家长们端正自己的态度,
这样才能够教育子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但仍需要我们后天的培养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
家长们能够正确看待孩子学书法这件事
同时也能够正确的加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