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没有要点、杂乱无章的总结、演讲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因为人的大脑只能接受结构化信息。
那么何为结构?何为结构思考力呢?举个例子:如何把200ml的水装入到100ml的杯子里?从结构思考力来尝试从杯子、水、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分析,然后再展开去想可能的解决方案。如下图:
结构思考力的核心理念源于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经过后人不断的优化、整理和应用,形成的一套结构化思考和表达的方式。如下图:纵向结构每一组观点必须是其下一个层次观点的概括,横向结构每组的各个观点互不重叠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结构思考力四个核心原则:
1.【论】结论先行,先说结果后说过程
2.【证】以下证上,下面的数据证明上面的观点。如图:
3.【类】归类分组,最好彼此不交叉,比如说工作、学习、家庭生活就挺好,如果分为工作、学习、社交,就可能会有交叉。
4.【比】逻辑递进,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能让人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常见逻辑顺序有时间、重要程度、结构顺序,平时表达也可以用SMART原则。
下图是运用四个选择做的总结。
一张图来总结一下:
自问自答的汇报:一种想象对话技术,先选定主题,然后看对方会关注什么问题,提前设想好答案,并从上往下逐步搭建出金字塔结构的方法。这种思维模式和平时正好相反——平时更习惯于告诉对方我们有什么,而这种方式是站在对方角度看对方会关心什么。
那么如何做呢?
第一步:把一个结论作为主题,主题一定是基于谈话目标,而且必须是一个有观点的结论。比如:不是为什么涨工资,而是涨工资能刺激明年效益。
第二步:设想问题,从对方角度出发提问。
1.站在对方角度,换位思考。举例:说服领导按照自己的方式建立4G网络系统,传统的思维方式见下图:
其实领导并不缺这些概念知识,他更关心建在哪里?怎么建?如何维护?如下图:
通过比较,你就知道哪个更有说服力了
2.通过5W2H确保问题被全面覆盖,如下图基本上涵盖了对方关心的大部分问题。
如果觉得上图有些复杂,可以用下图简化版的2W1H,包含了经常被问到的核心问题。
第三步:提前准备好答案。以涨工资为例,提前回答三个问题,想想三个答案又会引发哪些新问题,再反复这两步,直到解答了你所有能想到的问题。
自下而上的自问自答,可达到两个目的:
表达有吸引力,因为都是对方关心的
表达有说服力,因为对方关心的都已经一一解答过了。
如何把碎片化信息整合成你的观点
很多事实凑在一起并不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观点。
所以我们学习一个自下而上总结归纳方式,通过收集信息、归类分组和概括总结三个步骤,解决这个问题。
具体怎么做:
第一步:收集信息,将重要事情罗列出来。
第二步:归类分组
1.开放式分类:运用MECE原则,确保主题分清、分尽,做到不重叠、不遗漏,如下图:
思考:一个男生有以下几个特点,如何分类:个子高、长得帅、有人情味、逻辑能力强、待人和气……可分为:外貌、性格、头脑等
2.封闭式分类:直接调用前人总结的思考模型,比如WOOP,SWOT,PEST,波特5力,营销4P,结果三律等等,虽然经典思维模型本身不会给你任何明确答案,但会把你带入一个更系统更全面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理解问题,看问题不会遗漏,从而越接近本质。
第三步:概括总结,自下而上的概括总结,一步步推到金字塔结构的塔顶,推导出最终的结论。
建议:做整合的时候多用纸,远离电脑。有了创意,机器才开始为你效劳。
当你开始用结构的方式来看世界,你就有机会去欣赏思想框架背后的精妙之美。
来看一个自古以来最好的一篇工作报告:《隆中对》,来分析一下,看下图
用MECE原则,用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方法,对问题分类归组、推导结论:
1.从个性中抽象出共性,形成主体架构;再填充具体个性加以完善,形成一个穷尽的脉络。
2.明确你关注的问题或核心目标,这将直接驱动后续分解的方法。
3.从大局出发,不要一开始就陷入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