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张今年39岁,温柔善良,寡言少语。虽然住在市区,但却不爱打扮,普通通的长相,随随便便的装扮,看上去和我们乡下人差不多。
小张和她老公小陈都和我们在同一个鞋厂做事。他们夫妻俩原生家庭条件都不好,只有自己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在这家鞋厂做了12年,属于那种做事比较有耐心的人。
他们在进这家鞋厂之前,一直在家乡开着一个小型理发店。因为干的时间长了,对那些染发膏、洗发水比较过敏,手又痒又烂,没办法了只有进工厂打工。
而我们这家鞋厂,虽然是国企,规模比较大,可休假的时间也比较多,平均每个月扣了社保、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金外,只有两千六七。夫妻俩都在这里上班拿着这微薄的工资,上有老下有小,又在市区租房住,而且什么都要买,根本就存不到钱。
为了存点钱买房,夫妻二人都做两份工作。小陈下班后跑摩的出租,小张下班后在一家肯德基店上班,每天干到23:00,而且坚持了10年之久,直到前年工厂从市区搬到我们区工业园后不方便了才没做。通过多年的努力,三年前他们终于在市区买了一个套间,从此过上了不用租房子的日子。
他们的孩子今年也18岁了,长得帅帅的,虽然只上了一年技校就辍学了,但他比较听话,从16岁走出校园就一直在市区一家健身房做销售,拿提成,一般都有5000—10000元一月,又不乱花钱,可为他们夫妻俩省了好多心。这几年,他们小家庭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小张看上去还是显得很苦逼,因为我与她是邻工序,又相处得比较好,于是有一天,她向我吐了一直隐藏在肚子里的苦水。
原来小陈家兄弟多,又都在农村,条件都不怎么好,因此都有些斤斤计较,父母的抚养问题也是难题。而小陈家相对条件还好一点,只能发扬风格多出一些。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最为关键的是小张娘家更麻烦。
小张的父母都已80挂零,而且她父亲还腿瘸,她父母早些年生3个孩子都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夭折了,后来就只把她上面一个哥哥和她抚养成人。可是他哥哥24岁时又病死了,当时她哥哥的孩子已有1岁了,而那时小张也只有13岁。
半年后,她嫂子又嫁人了,那男人身材高大,一身的力气,日子谈不上富裕但还算过得去。但当时嫂子还是提出要小张的父母给孙子抚养费,而小张的父亲腿瘸,且当时小张还在上学,家里入不敷出,日子过得挺艰难,因此她父母没能力给孙子抚养费,于是她嫂子对她父母一直记恨到现在。
而今,她侄子已26岁,并已结婚生子,住在市区做点小生意,日子过得还不错。虽然他户口还在老家,但他却从来不回老家看爷爷奶奶,因为他从小就听他妈说爷爷奶奶从来没管过他。
小张每个星期都必须回家一次,帮她父母打扫卫生,清洗衣服被子,准备一周的生活所需。其实小张的父母都享有农村低保,每人每个月有180元的基本生活费,但他们年岁已高,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什么都要买,还是有些不够,这不够的部分全该小张一人负担。
而小张父母家如果征收或她父母百年之后,老家的那栋旧房子、田土和征收款肯定该她侄子一人所有,因为他侄子的户口还在那里。但这些对小张来说都没关系,小张认为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儿,理所应当没有。
目前她最担心的还是父母百年之后的丧葬费,因为我们这农村死一个,既使用最普遍的方式办理,最少也要四五万元,父母两人一起得花10来万。现在,小张的父母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不久的将来就得面临这个问题了。
小张估计她侄子肯定不会出钱,因为他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灌输爷爷奶奶不管他的情况,造成他侄子也恨他爷爷奶奶。
我劝他上百度咨询一下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可小张却不愿意。她说她不想为这事跟侄子关系闹僵,必竟他从小没爸,也是很可怜的。她说她现在什么都不想说,只怨自己的命。
现在小张还抱有一线希望,想他侄子在她父母百年之后,看在她这个亲姑姑份上,(当年,小张初中毕业后到广东那边打工,每次回家都把侄子带到街上,只要她侄子想要什么,她都给他买,因此她侄子对她还是有点感情。)或多或少地出点钱,为她减轻一点负担。
听完小张吐完这一肚子的苦水,我才真正意识到她们家这本经很难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