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樊登读书介绍的是舒马赫“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这本书,在开篇时就坦言此书比较难读。其实听前半段时毫无感觉,但是听到后半段时,被打动了,来回听了好几遍,触动的点也许是:人总是有选择的以及主动能动性的力量,以及人性的四象限。也不管看懂与否,还是准备借来看看。说实话听完这本书后,心情反而更不好了,真的很迷茫现在的生活与行为,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一直的原地打转。就像书中所言,纯粹地活成了电脑程序,而无法进步到程序员的境界。也不禁在想读书的意义在哪呢?认识自己?净化心灵?朋友早上发来一段截图,写到:……这些“闲书”可以让你从睁开眼睛看大盘,闭上眼睛算房贷的焦虑苟且中彻底解脱出来,只剩平静……
“只剩平静”何尝不也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呢?难以继续,也一直认为,其实不看书的人生也会是很幸福的,至少不用思考太多,人生更多的是实践。反观自己真的过于理想化了,活在了自己创建的理想国中了,又没有信心地抽身而退,更可怕的是“若手中拿着的地图是错误的,要人们如何抵达想要的生活呢?”真的被卡死了,拿了错误的地图,丢弃不是、跟随也不是。一度相信是读书解救了迷茫中的我,却不得不承认在看书中也颓败了人生,分不清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仍是看不明白人生的归向,理不清人生的难题,始终徘徊在死循环的疑惑中,外表的坚定,其实比别人看到的更摇摆不定、彷徨不安,内心卷缩在一起,不敢问津、不忍窥探,于是借用一本又一本的书麻木自己,自以为的清高,只不过是残忍的自毁。辜负了时光、辜负了殷切的期盼。
越来越找不到出口与方向,越来越接近死亡的恐慌,却从来没有醍醐灌顶的觉醒,是读书还不够多,还是悟性只在此?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为何我的人生成了如此状况,从来没有想过的彷徨与失意,一一落在了现实中,不偏不倚,无处可逃。这或许与看书多少无关,只是自己的陋习与无能,想要借助某一种力量,跳出泥坑,只是越陷越深,哪里出错了呢?哪里出错了啊?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没有颜如玉,只有无边的落寞和鹦鹉学舌般的知性,却是不可得的颓然,迷茫了半辈子,也终将继续的迷茫与不知所措,人生就是如此的哑然,终成习惯与忘却!
一直自诩喜欢看书,掩映于形形色色、长长短短的文字,莫大的幸福,大言不惭地想要指点迷津他人,殊不知最需要拯救的只是自己,也莫名活成了个笑话。很多的时候,无可奈何地察觉自己像是个被遗世的人,无人问津,从最初和家人一天一个电话,到现在的一周都沉默无言,彻底地跌进了孤独的世界,继续的看书、继续的自责与无声,与这个世界继续的误解,互不相让,成为一个彻底的被抛弃者。在另一本介绍拿破仑的书籍中,是热血而向上的沉迷于书籍的吸纳,小镇图书馆中的书几乎被看完了,即使周遭环境多么的嘈杂,或者是随部队驻防各地期间,拿破仑都是爱不释手于书的。对于军事、地理非常的清晰,于是在十多年的积累中,在乱世中凭借这份学识和胆识脱颖而出,激励而有力量,却没有学习榜样推进的情结,也许是成就了才突出读书的力量,也许是读书带来的丰盛,谁又理的清呢?高山仰止。人啊,要怎么活一世呢?等待一次当头棒喝?机缘不对等,人生不相逢。
在听“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另一个感动的点是,想要跳出现在的困境,最好的方式是到达另一层面的高度。于是困扰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就像小时候为了一颗糖、一件新衣服哭泣,为了小伙伴上厕所没叫自己而闹心、为了一次考试而苦恼,长大一些后,为了没有说出口的表白而遗憾、为了和朋友的分歧而生气、为了面试失败而自责等等,一步步走来,总有着大小不一的困扰与纠结,但我们再也不会为了一颗糖、一件新衣、一次离开而难过了,必然有着更大的烦恼,总要试着去突破,垫起脚尖看到更远的地方,才会消解停留的不得志。人生有很多的境界,不断地推开不同的门,带来不一样的见解,又太过于固步自封,害怕变数,也许看书是成长最漫长、最安全的途径了,却又一再的迷失。
人生有不同的解法,不同的道路,各自救赎、各自忍耐,也许幸运,也许不幸,只是短短几十年的时光,宏观于时光隧道,个体真的不足为惜,于是继续的翻滚在各自的微小人生中,继续选择读书的救赎,也许没有意义,也许意义在不远处,又怎样呢?既没有放弃的勇气!只有这平庸的资质可以任其的自我,无法窥见他人的心,唯有先慢慢走进自己的心,不只是惯性而活,努力打破这份束缚。人生啊,会一直的艰难,也构不成放弃的理由,只有如此的感念和埋头。对于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和心得,我也有自己的,不可言说、不可推卸,一直地走下去,直到生命的黯然。
看与不看书,都没有评判的意义,也并不值得渲染。一心找寻的意义也许并不是真正的意义,也未曾会寻得,由心的“无意义”跟随也许反而在某一个瞬间的惊觉。生命的绚烂并不曾的离去,一直都只在心间,读书也许只是擦拭这些尘埃,渐露纯心明镜的路途。也许一辈子都不明白读书的意义,但它真的陪伴自己穿过黑暗的角落,始终用以微弱的光在指引,不必怕、不必焦虑、不必在意,一切顺势而为,人生,也就越发的简单而通透。
爱读书的就继续读书吧,不爱读书的就继续的不爱吧,哪有什么意义,所谓的意义都不过是人为强加的而已。人生是开放式的,由每一个珍贵的生命自行定义,这就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