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几大雄主,他们割据一方,皆有称王称霸之心,历史给了他们机会,本可一统天下,但在种种原因下没有成功,功败垂成,为后人所感叹,来看看有哪些人有机会统一天下,又是为什么没有成功的。
三国前期,最有可能一统天下的是袁绍,袁绍出生高贵,四世三公,自己有能力,人望高,人皆依附。占据冀青幽并四州之地,地盘大,人口多,号称带甲百万,上将千员,雄踞中国北方。可惜,官渡之战,被曹操一举歼灭,袁绍忧愤而死,他的两个儿子不争气,自相残杀,袁绍集团灭亡。
袁绍的败亡完全是自身导致的,他很多指标都比曹操强,出身比曹操好,人才比曹操多,地盘人口比曹操多,军队更是数倍于曹操,可是却败于曹操。用诸葛亮的说法,“非唯天时,亦在人谋”。一个人做一次两次错误的决定不可怕,可怕的是能一直错下去,自作虐不可活。
首先,发动官渡之战就是错误,袁绍实力强于曹操,如果专心发展生产,几年之后,就会数倍于曹操,那时打曹操可以说是易如反掌,可是袁绍觉得不过瘾,偏要现在打。然后看战局,袁绍兵马多,手下人出主意,正面和曹操对峙,派一部分精锐袭击曹操的老家许都,曹操是倾巢出动,定能得手,那样曹操也必败,可袁绍还是不听。再有是逼反许攸,这是个转折点。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曹操奇袭乌巢,袁绍得到消息,却不救援,反而去攻打曹操的大本营,结果没打下来,乌巢的粮食被烧得干干净净,直接导致了袁绍的失败。
如果袁绍胜了,那么他将会替代曹操成为北方霸主,然后跟曹操做一样的选择,攻取荆州,之后在图谋天下,现在看看曹操该怎么走。
曹操站稳北方后,南下攻取荆州,荆州不战而降,曹操的势力达到顶峰,这时,他是最有机会一统天下的。可是,他得陇望蜀,想顺便把江东的孙权给收拾了,那天下就基本一统了,可惜被孙刘联军败于赤壁,统一天下成了泡影。
曹操的选择现在看来是错的,但在当时,曹操确实兵强马壮,以雷霆之势顺流而下,攻击孙权。曹操的契机就在这里,如果他占领荆州后,好生治理,以静制动,江东跟曹操的地盘比起来是弹丸之地,也不需要打,用不了几年,曹操的物质优势便会压垮江东,那时就水到渠成了。
曹操赤壁战败,退回北方,机会给到刘备孙权这边,先说孙权,孙权的机会小,但也是有的。他争取天下得契机,就是在刘备和曹操在汉中对峙的时候,那时注意力都在汉中,孙权有大把的机会北上,他也确实做了,可结果不尽人意。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曹操跟刘备在汉中对耗,孙权北上,如果成功了,曹操势力会大损,客观上和刘备形成东西夹击的局面,而刘备在跟曹操对耗后,势力也不如孙权,孙权则有大量的空间可以做文章,有足够的主动权。
孙策对他弟弟孙权的评价很到位,“冲锋陷阵、争霸天下,你不如我;举贤任能、守护江东,我不如你”。孙权打仗是真的不行,带领10万人马出兵攻打合肥,被张辽几千兵马打的大败而归。成全了张辽的威名,自己却落得“孙十万”的名号,至此再无北上之意。
最后看刘备,他占荆州,取西川,进位“汉中王”,势力达到顶峰,诸葛亮的“隆中对”三步走已经完成两步,就差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了,可惜这美好的规划成了泡影。
关羽失荆州至今仍说法不一,反正是丢了,刘备不仅损失了左膀右臂,还丢了一半的地盘。刘备恼怒,兴师动众,发动夷陵之战,亲率大军征讨东吴,可惜被陆逊一把火烧得底朝天,数十年积攒的家当灰飞烟灭,哎….至此,刘备已经不可能一统天下了。
三国时期三大战役,谁发动谁失败,而且都是影响格局的大败,战争是不好的,发展生产才是重中之重,如果袁绍,曹操,包括刘备能安稳的发展生产,整顿民生,想必会是另一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