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学校每天都在过节,学生哪有时间读书,现将原文摘录于下:
一、过了一个节,又来一个节
一日,某个微信群里,一位一线教师实在忍不住,向大家吐槽——
我们刚刚结束“语文周”,马上要迎来“艺术节”,下一个月还有“科技节”。真不知道孩子们到学校里来,是读书的还是过节的?一年,至少要过六个节啊!
一时,群里的老师们纷纷跟帖,报出了自己学校里的那些“节”名。据不完全统计,学校里林林总总的节,真的有很多——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创新节、成功节、足球节、戏剧节、风筝节、男孩节、秀秀节、动动节、语文节(周)、数学节(周)、英语节(周)、课程节(周)……
还有各种礼:开笔礼、十岁成长礼、毕业典礼……
实事求是地说,大部分节,都是学校精心设计的,确实对学生的成长是有作用的。一学期过一个节,一线师生,还是挺欢迎的。最可怕的是,一学期要过三四个节!这些丰富多彩一个接一个的节日里,焦头烂额的,常常是班主任和孩子们(当然,还有孩子的爸爸妈妈)。
各种海报、各种道具、各种活动、各种展示、各种摆拍、各种报道……还有,一定少不了隆重的开幕式和闭幕式。
热热闹闹的一个月。
琳琅满目的一个月。
轰轰烈烈的一个月。
一个月下来,班主任和孩子们基本上筋疲力尽。
至于收获是什么?
一定是“满满的”。
美篇中,公号里,孩子们笑得阳光灿烂,成果展示丰富多彩,各类作品精彩纷呈,各类奖状鲜艳夺目。
总之,我们又过了一个收获满满的节日。
至于孩子们是否真的获得了成长,不得而知!
我们只知道,孩子们眼睛里写满了无奈,老师们暗地里无力地吐槽。
过犹不及。过多过烂,让一个一个节,成为一个一个“劫”!
二、为什么学校总是热衷过节
我们不否认各种节日教育在办学中的作用。学校的各项工作,的确需要富有仪式感的系列活动来推进。客观地说,学校一学年举行一两个有意思的“节”,确实可以活跃校园文化,为师生搭建创造的舞台、成长的舞台。
少量有特色的节,是儿童成长路上的必修课!
然而,物极必反。一旦各种各样的节,成为学校教育生活的主旋律,就会严重影响和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因为学校要评比,要出成果,于是老师们就会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应对。查资料、做研究、排节目,常常要挤占课堂和业余的大量时间,家长,也跟着孩子一头扎进各种“节”中,不得不替孩子完成大量繁杂的作业。如此一来,教师备课改作的时间没有了,学生安静读
三、“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
“教育目的一旦被庸俗化,简约的教育内容被繁复的形式所替代,师生疲于奔命,教育没有让人变聪明,而是把人逼向愚昧;更令人困惑的,是人们无视愚蠢教育的危险性,而热衷不切实际的鼓噪。”(《学校、校长、教师都安静下来,才是教育最该有的样子!》可点击蓝字阅读)吴非老师这番话,可谓振聋发聩。
“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些耳熟能详的观点,校长们不可能不知道,这些话,也常常挂在他们的嘴边。然而,一旦进入到真实的教育场景中,这些理念,常常被无视和遗忘。
太多的学校,恨不能早上播撒种子,晚上收获硕果;恨不能一年就把学校建成驰名中外的国际性影响力学校。
常常这边活动刚一结束,“大获成功”“硕果累累”“成绩优异”的报道,就已经铺天盖地;
刚起步探索的实验,常常被吹成“国内领先”、“国际前沿”,一拨又一拨络绎不绝的来访者趋之若鹜;
今年秋天申报的课题,到明年春天,就写出了几万字的结题报告,并且向全省、全国推广,获得全国一等、二等奖……
我们的教育欣欣向荣,我们的教育蒸蒸日上,我们的教育前景美好。
可是,我们走进校园的真实生活。一切,好像不是微信美篇里描述的那样。
……(此处删去一万字)
学校的"美誉度"是上去了,可是,教师没有时间读书了,学生无法安静读书了。名气是大了,校园文化是丰富了,然而,真正的成长,却不见了。
华东师大李政涛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教育的本质一定是静默的,而不是喧嚣的,因为人的成长,是内在的成长,其过程必定是安静而且朴素的,而不是招摇和华丽的。”是的,任何生命的成长,都是在静默中发生的。细胞分裂、血液流淌、身体长高,抑或种子发芽、花朵绽放、果实生成,都是在静默中完成的。“万物静默如谜”,万物生长如谜。生长,从来是静悄悄的,而不是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更不需要喧哗与躁动的。
学校,是师生生命栖居之所在。生命需要热闹,也需要安静。在安静中,积蓄能量,生长智慧;在热闹中,释放激情,分享智慧。倘若我们的校园自始至终,都处于极度亢奋之中,师生就容易被这种亢奋所伤害。极度的亢奋,破坏了动静之间的平衡。正如先知纪伯伦所说的那样——
“单纯的理性是一种禁锢的力量,而无限的激情足以烧毁自身的火焰。
“因此,让你的心灵将你们的理性提升到与你们的激情同等的高度,它才会高唱。
“也让你们的理性指引你的激情,那样你们的激情才会经历每日的复活,宛如凤凰从它的灰烬中再生。”
我们的学校,真的要理性地重温“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箴言。虽然,这句话早已“奥特”,早已听得耳朵起茧,但真正做到的学校,又有多少?!
四、安安静静的学校,万物共生的农田
学校教育,要回到常态,要回到安静。这似乎是很多人的共识。但如何把这共识变为自觉坚守的常识,需要有更多教育管理者(尤其是校长)的勇气和担当。
是的,安静育人,需要勇气,需要担当。一所安安静静的学校,一定会把学生是否真正有时间读书,教师是否有时间教书,当做头等重要的大事来对待。这样的学校,不会排除适当的“节”——通过资源整合、优化组合,一学年带着学生过一两个有有意思的节。
而且,学校要让学生自己参与对“节”的设计。好的节日文化,应该让学生实现从“要我“到“我要”再到“我爱”的转变。学校的各种节,应该由学生自己来做主,自己来设计。学校要千方百计让学生思考他们要要什么样的节,参与什么样的活动,自己制定目标并完善计划。学校和教师能做的,就是提供支持与服务,搭建各种舞台,帮助儿童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发展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诗意地描述了学校那些别开生面的节日:最初铃声节、最后铃声节、女孩节、歌节、花节、鸟节、新年松树游艺会、堆砌雪域的冬节、果园周、首困庄稼节、新粮面包节、夏季割草节。
听着名字,就觉得这些“节”,是那样地让人向往。
比如——
新粮面包节:孩子们把自己小块园地上的小麦收割来,用小型脱粒机脱了粒。交给磨坊,得到面粉后,母亲们帮助烧烤成面包,然后孩子们把妈妈们请到学校,用新粮面包款待她们。筹备这个节日的那些美妙日子,体现了劳动和心灵美的统一。
再比如——
夏季割草节:7月初,男女青年们在黎明时分乘车到浸水草地去,干一周的活。可以想象,这是多么有意思的节日呀:集体友爱的生活,蓝天下的露营,河水中的捕鱼,篝火上的烹食,草原上的自由,仲夏的蓝天,闪烁的繁星……
帕夫雷什中学这些节日,无不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育大师的教育智慧。他与教师、学生一起设计的这些节日,一个个闪现着童真童趣。这些节日,把愉快而崇高的思想与劳动体验紧密相融,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领孩子们健康而茁壮成长。节日的背后,是对人的充分尊重。
国情不同,时代不同,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可以穿越国界和时代。让
学生自己设计节日,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他们,也一定会在自己的节日里,投入地享受,而不是成为节日的“道具”。
总之,“节”相对减少了,“节”的设计主体变化了,教师和学生才可能被解放出来,才可能拥有闲暇。“闲暇出智慧”,有了闲暇,师生才有读书的时间、锻炼的时间、思考与创造的时间。适度减少“过节”,学校大部分时间,一定是老师安安静静教书,学生安安静静读书。
这样安静的学校,也许没有眼前一亮的标语牌,也许没有高大上的某某节,也许没有络绎不绝的来访者,也许没有光鲜亮丽的出镜率,也许没有妇孺皆知的美誉度。但,这样的学校,校长像校长,老师像老师,学生像学生。这样的学校,优雅、宁静,校园里,到处是触手可及的书,到处是安静看书、投入玩耍的儿童。
这样的学校,就是一块种着各色庄稼的农田,校长和老师都无限地相信种子,无限地相信岁月。他们精心照料,安静等待,不催生,不拔苗,不会常常把孩子放到磅秤上过磅,更不会把孩子放在稻穗上拍照,宣称亩产上万。
安安静静的学校,万物共生的农田。但愿,这不是教育的乌托邦。
三千多字的文章引发内心深处的感悟——
从前的学校生活很单调,只有朗朗书声,但孩子们尊礼重师,不敢直呼父母的名字,老师拿教鞭教孩子,孩子都乖乖的,家里懂事帮父母,出门讲理有品行,走上工作岗位都能勤勉敬业,俭朴而真诚!上能孝敬父母,下能赡养孩子,社会秩序井然!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如今学校热闹至极,但现实也热闹啊——浮华而招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