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长辈们常在我们耳边唠叨:生孩子要趁早生呢,不然你的更年期遇上孩子的青春期,真的是够你受的。
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孩子的逆反心理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主动屏蔽了与父母的沟通,导致双方无法交流,家长无法施教。
其实,孩子的逆反心理并非只是青春期才有,从孩子一岁多,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开始了。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喂孩子吃饭。家里、饭店里,经常看到奶奶们追着孩子喂饭,你越是着急喂他吃,他偏不吃。要不就是不让你喂,非要自己拿勺子吃。
再比如,你打开柜门让他取玩具,他偏要关上门,自己再打开。
总之,你让他做或者帮他做的事,他非要反着来做,这就是幼儿的一种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随着孩子长大而变得越来越凸显,到了有一定行动能力的时候,有的孩子就特别调皮,总干些与大人意愿相反的事情。
到了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到了一个高峰,在行为上表现得更为自我,有的会讨厌父母,有话宁愿跟同伴说,也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父母好心劝导、建议,孩子却听不进去,甚至反驳。
在行动上用逃课、早恋、上网、出走等方式来对抗。状况百出,让父母非常的担心和忧虑。
一位作者说:逆反心理属于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不必视它为洪水猛兽。成长中适当的逆反心理并不是问题,如果孩子对你百依百顺,没有自己的质疑和判断,反倒有问题了。只有逆反心理超过一定的限度,造成严重的后果,你才需要去矫正。
孩子的过度逆反是父母压制的结果,就像物理中的反作用力定律,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大。
香港影星成龙与明星吴绮莉的私生女吴卓琳,由单亲妈妈吴绮莉抚养长大,从小读贵族学校,家庭条件优越,然而到了青春期,她辍学、抽烟喝酒、甚至反叛割腕自残,四次离家出走,最后一次还偷走了妈妈的戒指。
吴绮莉也曾自爆,从小就对女儿非常严格。不乖就暴打,甚至用皮带抽女儿,还曾经要她顶着厚厚的《辞海》,过了11点还不睡觉,就罚她整夜抄“我不睡”,停下来就打。
面对孩子小时候不乖、不听话的行为,父母不注重沟通疏导,不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只是一味采取责骂、暴打、体罚、强行制止等行为,长此以往,孩子被压制到了极点,一但爆发,就不可收拾,变成了一个极度顽劣的少年。
孩子的“不乖”,并非都要制止,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只是在尝试,在学习。比如孩子小时候拿起什么都喜欢放进嘴里尝尝,很多父母都非常紧张,马上抢走还打孩子的小手,每试一次便打一次。
这样,会导致两种后果:一,孩子失去了判断事物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的学习机会。二,对事物更加好奇,更加想吃到嘴里。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判断,即使是太危险不能尝试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用疏导、分析、建议等开明的沟通方式来对待。
这样即可以避免强化孩子的逆反心理,还可以让孩子得到学习的机会,与一味的强行制止的效果是有天壤之别的。
同样是单亲妈妈的歌星王菲,也有一个大众眼里叛逆的女儿窦靖童。窦靖童外表个性张扬,烟熏妆、染发、纹身,也不怎么爱学习,退学过几次。从窦靖童的口中,我们知道了作为妈妈的王菲对待女儿的做法。
窦靖童说:“我们就是平等、尊重。我们家不管年龄大小,大家交流、决定事情,都是非常平等的。”
面对女儿的退学,与吴绮莉不同的是,王菲并没有责骂、暴打,而是用平等、尊重的方式与女儿沟通。
在沟通中,窦靖童说,自己并非要放弃学业,放弃的只是在学校学习的形式,她觉得在外面,才能真正学到自己想要学习的东西。窦靖童想法最终得到了王菲的同意。
退学后的窦靖童,并没有成为所谓的不良少年,而是自己学习作曲,签约唱片公司,出专辑,朝着自己的音乐梦想努力。
跟孩子做朋友才能避免青春期的逆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我们要认识到逆反心理是孩子的自我意识、自主行为受到干涉、阻挠后的一种反应。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审美、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看法,如果父母一味地去否定并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孩子,那么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孩子变得更加的叛逆。
尊重孩子,向孩子请教,平等地沟通达成共识,把孩子当成朋友而不是敌人,在彼此间创造一种信任和谐的氛围,那么孩子就会愿意跟父母成为坦诚互信、无所不谈的好朋友。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著名的教育专家尹建莉说过:”不要因为孩子听话才爱他,不要因为他取得某个成绩才欣赏他,更不要因为他不遂我们的心就去打骂他。父母之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对孩子的尊重也应该是无条件的。”
正确认识孩子的叛逆,平等尊重,用心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你以什么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能会用相同的方式回馈父母。打骂强制,还是尊重鼓励,给予孩子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