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一个专栏看到一个讨论,从小要不要给孩子挫折教育。作者的观点是孩子一生要面对的挫折不会少,父母不一定要先从小刻意带孩子去接受挫折教育。
我家有个十几岁的男孩子,小学的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有意的带孩子去做一些我认为男孩子应该做的事,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挫折教育”这个概念。作为中国的传统的接受教育不多的女性,教育一开始就是模仿,是一个被动的开始。老家有句传统的话“只愁生、不愁养”,大家生孩子就跟着生,大家怎么养就怎么养,自己家神兽的个体差异这个意识是被事件推着的一步一步了解。所以我一开始从周围接收到的讯息是,“男孩子要穷养、男孩子要有男孩子的样子、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孩子不能惯着。。。。。。。”。但从没有认真想过我家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些观念和我家孩子之间有什么联系,有哪些差距,有哪些需要调整。
幼儿园的时候吃饭磨蹭满场跑,我选择狠狠的收拾了两次,除了保证饭点的正餐以外彻底的无零食,以及完全无视孩子的哭泣打闹,我认为的无理取闹,不能惯着,直到孩子自己哭完爬起来吃完饭,才简单说了一句,吃完啦,然后就收拾洗碗,对前面发生的过程就像没有“看到”,这份“看到”一直就这样缺失着。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我经常面临拒绝交流沟通的困境,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回头去看,如果当年这些规则执行的同时,选择跟孩子做些交流,告诉他关于生活习惯,有某些规则,当下因为他的某个行为,在某个时间段会执行这些规则,这些不代表妈妈不爱他,妈妈依然是爱他的,做出真正的教育示范,虽然当时真的有效纠正了我表面看到的那个行为,但同时母亲以为孩子太小,不做沟通,只是单方面的惩罚还是在孩子心理潜移默化的留下了痕迹。
所以我理解的挫折教育没有对错,跟性别年纪有部分联系,但不是全部,首先要从自己家孩子的个体差异摸索到适合自己家孩子的教育方式,并且一定要通过语言清晰明确的告诉孩子,无论他多大年纪,能不能听得懂,栽一棵树,除了修剪不合眼的枝干,还要合理的施肥,既不能少也不能过于多,还要阳光雨露,以及偶尔出现的病虫害,一棵树要成材,相对于父母的意愿,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