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幅神作。
这张经久不衰的“甜过初恋”曾经广泛的在各类营销人中流传,被当做街头文案的广告范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美的设计,只有一个卖橘子的老奶奶与她堆成小山的橘子,还有一块皱巴巴的硬纸板,如此朴素的背景与文案,它到底痛在哪里呢?
其答案就在于文案中的第一个“甜”字,甜字双关形容水果与初恋,让人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的初恋有多甜,从而停下脚步,会心一笑。我们再看一张街头广告:
你会发现,对生活的洞察,街头商贩的本领一点也不比从业的营销人差,这类的广告至少有两个特征:
1.潜台词才是真台词。
2.是产品也是答案。
如果我们将联想范围扩大,我们会发现,杜蕾斯的产品海报都具备这样两个特征,没说的都是想说的,产品往往都是问题的答案,阅时联想连篇,阅后会心一笑,似乎每一次都击中了人们心中的小心思,触发人们的感知开关。
那么到底他们是如何设计的文案,又是怎么触发大家的情感共鸣的呢?他们的本质是什么?要搞懂这个问题,我们先从李叫兽的痛点文案谈起。
这是李叫兽基于痛点文案所搭建的11条框架,我们会发现,痛点文案的实质是基于现状与目标,在目标与现状的差值上找到匮乏感,加以补充填充匮乏。而对于痛点来说,与上文中感知开关又有什么联系呢?其实所有的痛点都是心理表征,是人们对于事物的心理反应的经验聚类,我们站在用户的视角,根据场景建立不同的连接,搭建不同的痛点框架,就能获得不同的文案,进行检验与择优,就能找到尽可能优势的选择。
营销人只能发现事实,而不能发明事实,无论是街头小广告还是痛点文案框架,我们会发现,所有的文案都是基于事实层面推及心理层面,从相对事实寻找场景交集。物质世界的呈现是客观的,但是每个人对世界的反应却是主观的,就像是每个人的屋子里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灯光,虽然每个屋子的亮度、时间、颜色、数量等等都不同,但总有一些灯光的回路相同,找到这些相同回路的共同开关,触发它,也就击中了痛点,打动了人心。
那么无论是痛点文案还是街头广告,到底应当如何触发开关,引起共鸣呢?笔者采用了三步走,分别是1.确定产品、场景、用户边界;2.寻找共同开关回路;3.调整顺序产品叠底。
1.确定产品、场景、用户边界
我们先说第一步,确定边界。确定边界其实是为了厘清供需范围,尤其是从用户的角度视角中来寻找用户、产品、场景的范围。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找到用户的范围,产品的使用边界,再去找到用户脑海中的默认场景,即用户现状。比如在常用的餐饮类的文案中,找到用户的身份和角色边界,划定产品的关联范围,找到使用场景的可能性。
2.寻找共同开关回路
这里其实是次重点,厘清回路就像是看清楚了每个人在每一处亮了不同的灯光,而第二步,则是寻找灯光的共同来源,找到灯光之下的线路布置。
在这个过程中,找到用户、产品、与场景的交集,其实质是在缩小我们的文案范围,找到可以调用大家的回路开关。比如我们在第一个幅图中的甜过初恋,其中的甜字就是用户、产品、场景交圈的结果。
3.调整顺序,产品叠底。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找到了交集,也找到了共同的回路开关,但是仍然文案不痛不痒呢?其实跟三者的出场顺序有关,这也是我们最常忽略的一步。为什么大量海报产品的部分都是看似隐藏的,基本都藏在广告的潜台词中,其实是因为,在人的脑海里,与己相关方可被唤醒,无论是优越、落后、完型、一致性心理,其实都是场景在前,产品在后。
我们还是用第一幅图来举例,如果甜是三者的交集,那么初恋便是用户与场景的交集,如果不将产品叠底而放置顶层的话,可能就不会是甜过初恋了,而是“西瓜甜得流口水”之类的,理解这一点,就能理解初恋的点睛之笔的作用,而不是将产品放置顶层。
我们举1个例子,比如杜蕾斯的这幅海报:
第一步,寻找用户、产品、场景使用边界,我们会发现杜杜之所以万事皆可借势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覆盖用户、场景的边界非常之大,从近期的感恩节海报也可以看出,其感恩对象也只是用户的使用场景中冰山一角而已。
第二步,寻找共同回路,用户与产品的交圈是使用杜杜,用户与场景的交圈是双十一上网剁手,防止剁手与使用杜杜,产品与场景的交集是双十一使用杜杜,便成为了三者的交圈两两交集。
第三步,进行顺序调整,产品先行沉降到信息最底层。如何通过产品的答案导出问题,就是建立连接的关键。使用杜杜是底层答案,阻止剁手成为了海报中的最上一层调动大家的共同开关,启动开关,找到答案,恍然大明白的海报也就形成了。
洞察用户、产品、场景三边边界,其实还只是初级阶段,重要的是找到三边交圈的交集,通过调整顺序叠底产品达到会心一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