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会让孩子更早的学会懂事,也会让他们遭遇更多的坎坷,电影《雄狮》就是根据畅销书《漫漫寻家路》改编,故事源于作者萨罗·布莱尔利的一段真实经历。五岁时萨罗在印度的火车上不小心与家人走散,他在加尔各答的街头流浪了几个星期,之后被送进一所孤儿院,并被澳大利亚的一对夫妇收养。25年后,他开始凭借隐约的记忆,用谷歌地球去寻找过去的家。
电影的开场,在印度坎德瓦,5岁的小萨罗已经能跟着十几岁的哥哥古度爬上火车偷煤,然后转手卖给市场上的客人,再用这些钱帮贴补家用。在家中,母亲作为劳力是家中的经济支柱,除了萨罗还有个更小的妹妹, 因此,哥哥也就需要帮母亲分担重任,找些扛包之类的兼职工作养活一家人。于是在刚偷煤回来,哥哥又准备出门去做一个夜班工作,懂事的萨罗说服哥哥带上他,就这样两兄弟坐上火车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但孩子终究是个孩子,半夜对任何一个5岁的儿童来说都挡不住困意,无奈哥哥只能将他安放在车站的长椅上去看工作,就这样,一觉醒来的萨罗找不到哥哥,也不懂回家,错上火车后更是越走越远,直到火车停站时发现在这个地方他听不懂当地人说的话,而别人也听不懂他的语言,只能在街头流浪,不停地说:“甘尼斯塔莱,我想要回家”······多年之后找到回家路的萨罗兴奋问母亲:“古度呢?”,原来,在他失踪的那晚,哥哥被火车撞死离开了人世,因此,萨罗才找不到哥哥,也回不了家···于母亲来说,一夕之间,一个儿子死了,一个儿子失去下落,她只能一边苦苦等着儿子回来,一边养活剩下唯一的女儿,心殇无以言复。
发现自己在异乡的萨罗当起了街头流浪儿童,随手拿着一张纸皮,每天游走在陌生街道,晚上垫着纸皮就这么路边睡下,不止要防止被突然出现的清理流浪孩子的恶人,还要有点心眼,防止被骗,以免被“好心”女人给卖了,几个月后,找不到家的萨罗成了捡垃圾为生的乞儿,偶然中被一位好心的上班族男人发现并将他带到警局,随后便进入收养流浪儿童的管理机构,顺其自然地被一对澳大利亚的夫妻收养。
在澳大利亚,萨罗被养父母照顾得很好,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与养母的感情也很深,一年后,养父母又领养了一个印度男孩,成了他的弟弟,而这个弟弟有着心理障碍,时常做出伤害自己的举动,这让养母很伤心,萨罗看到养母的痛苦后对这个同种族又没血缘的弟弟既保护又心有芥蒂,长大后,弟弟为了不伤害养母搬出家里,在离家求学前,萨罗也特意去找了这个弟弟,对他说道:“我不在家的时候,能不能别乱来,那样会让妈妈更伤心的”,弟弟反问道:“你觉得我为什么会离开家?”,其实两个养子都很爱自己的养母,只是萨罗后来在和养母敞开心扉聊天的时候说道:“我们并不是白纸一张,你不止领养了我们,还领回了我们的过去”,弟弟有自残倾向,萨罗有重重的心事,其实他们都有着对儿时放不下的记忆。两兄弟在最后萨罗找到亲生母亲又得知哥哥古度的去世,外加养母的心声时有了缓和,萨罗对这个毫无血缘关系又“不懂事”的弟弟终有了释怀。
随着年龄越大,学习和爱情都一帆风顺的情况下,萨罗脑海中却时常浮现出5岁前与母亲和哥哥的记忆,想起自己的母亲或哥哥也许还在寻找他,想起母亲也许每天在责备哥哥为什么要弄丢弟弟,想起哥哥是不是这二十年来都在自责中生活·····这如今优越的生活便让他充满负罪感。
渐渐地这样的愧疚愈演愈深,他甚至不敢向养母倾诉,生怕她觉得自己忘恩负义,一边满怀心事,一边用同学的建议用谷歌地球寻找自己的回家路,内心矛盾重重让萨罗回家的次数变少,与养母也不再敞开心扉,这让养母苏感到大儿子的变化,直到某一次,萨罗试图抚慰养母苏的心情时才从养母口中知道:“我可以生孩子的,我们选择不生孩子,我们想要你们两个,那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你们两个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那也是我爱上你爸爸的原因,因为我们都觉得这世界上的人已经够多了,生个孩子并不保证任何事会变得美好,但是接受一个像你们这样处于困境的孩子,给你们一个机会,那意义非凡。 ”
萨罗自以为自己是因为养母不能够生育才被领回的孩子,当最终得知养母领养他的最真实的想法后,他才明白他把养母想得太狭隘,领养他不是为了独占他,而是为了帮助他,让他的人生还可以有另一种选择,萨罗也突然明白为什么弟弟伤害了养母,但养母依旧不曾想过要放弃这个受过伤的儿子。
电影的最后,萨罗用谷歌地图找到了回家路,也让养母知道了为什么他心事重重的原因,在养母的支持下,萨罗回到了印度,见到了多年未见的亲生母亲和妹妹。
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真实的两位母亲的见面不是为了争夺儿子,养母认为萨罗的妈妈应当知道自己儿子这些年的经历和生活,她应该要为她这个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另一边,亲生母亲多年来一直固执地不愿搬家,守着家和女儿一直等着儿子回来,最终,儿子回家了,而她也明白自己的儿子如今还有一个妈妈,有着另一个家庭,她很开心,也很理解。生母和养母之所以如此和谐,源于她们目标一致:为了儿子能幸福快乐健全,这是她们共有的母爱,与“亲生”不“亲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