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有钝化效应
钝化效应想必大家都有耳闻,它主要是指定投到了后期,每期投入的资金对于总资金来说比例太小,起不到摊低成本的作用。
例如,每期投入2000元,投资了20期后,总金额累积到4万元,再投资2000元,只占到总资金的4.76%(2000/42000)。此时定投和一次性买入区别不大。
不过,我个人的看法是,底部定投有两个作用,一是摊低成本,二是积累便宜的筹码。即使此时不能很好地摊低成本,只要估值仍然处于低估区域,我们还是应该继续定投,获得更多的便宜筹码。
此外,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可以通过适当增投以及一些定期不定额的投资方法来缓解定投的钝化效应。
定投对于存量资金来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定投之所以被称为最适合上班族的懒人投资,主要原因在于其操作简便,并且和上班族稳定的资金流相匹配。
但是,对于一些拥有存量资金的人来说,例如,别人归还了一笔钱、卖房收入、信托资产到期、年底一大笔奖金等。对于数量较大的存量资金,如果采用定投的方法,容易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
此时,如果市场依然处于估值底部区域,我们可以视资金量的情况,采用资产配置的方式,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债券基金中;
或采用底仓加定投的方式,先建立一定比例的底仓,再将剩余的资金分期逐步加投到我们的定投计划中,这样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定投的钝化效应。
最后,对于任何投资策略,我们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力求客观,充分利用其优点,并通过改良、完善体系,尽可能规避其缺点,从而更好地为我们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