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3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二)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通假字在文言文中存在较为普遍,要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通假字。通假字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同音替代

即替代字与被替代字的音相同。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中的“反”,即为“返”的通假字;“广畜积,以实仓廪”(晁错《论贵粟疏》)中的“畜”就是“蓄”的通假字。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有的字读音古代相同而现在不同了。如“秦倦而归,兵必罢”(《战国策·赵策》)中的“罢”,在古代读音与“疲”是一样的。

2.音近替代

即替代字与被替代字的音相近。它可以分为双声通假、叠韵通假和声调相近而通。

(1)双声通假,即声母相同。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中的“内”通“纳”,二者声母相同,故相通。

(2)叠韵通假,即韵母相同。如“路转溪头忽见”(辛弃疾《西江月》)中的“见”通“现”,二者韵母相同,故相通。

(3)声调相近而通。如“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中的“熙”通“戏”,是声调相近而通。

另外,现代汉语中有些不相通的音韵在古代是相通的。如“i”和“ü”,“u”和“ou”等。如“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中,“不”和“否”相通,正是基于二者的韵母“u”和“ou”是相通的。

3.形近替代

即两个字的形旁相同或相近而相通。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中的“被”通“披”,即是基于二者拥有同一形旁“皮”。

4.“通”和“同”的区别

“同”是由于异体字的存在而产生的。如孔乙己所说的“茴香豆”的四种写法,这四种写法就是异体字,它们之间就可以用“同”。而“通”则是指通假字,是指写错或者印刷错误的字通作者本来要写的字。

真题点睛

下列选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 不亦说乎

C.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答案】 D

【名师点评】 A项“扳”通“攀”;B项“说”通“悦”;C项“阙”通“缺”。因此,本题答案选D。

【常见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文言句式即文言文句子的结构,掌握它是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一般而言,常见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五类。

一、判断句 ★★★★★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判断句式有:

(一)用“者”或者“也”表示判断

1.……者,……也

这是文言文判断句中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也

在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并不同时出现,在省略“者”的情况下,用“也”也可以表示判断。如:

(1)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赤壁之战》)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者也

在句末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但是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指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如: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

4.……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2)粟者,民之所种。(《论积贮疏》)

(二)名词修饰名词,直接表示判断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

(1)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2)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

(三)用副词加强语气表示判断

为了加强判断语气,往往在谓语前加上副词,如“乃”“则”“即”等,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如: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但是要注意,这些词除了有加强语气表示判断的作用外,它们也有自己的意义,要注意区别。

(四)用动词“为”表示判断

“为”在文言文中有时也能起到表示判断的作用。如:

(1)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五)用动词“是”表示判断

“是”在先秦文言文中很少做判断词,在汉以后做判断词的用法才渐渐多起来。如: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2)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六)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过秦论》)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真题点睛

下列选项中,句式有别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 此世所以不传也

C.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答案】 A

【名师点评】 B、C、D三项都是判断句,A项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正常句式应该是“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因此,本题答案选A。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临摹蔡志忠水浒英雄人物系列
    yushiba阅读 160评论 2 4
  • 本文参加#致我们单词的小美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再任何平台发表过。 如果再次见到 ...
    空口言_c9b1阅读 382评论 0 1
  • 让《我这个人》诚谢大媛老师吧!——憨儿 阿春阿阿:大约月前,俺呼叫你们——咱们能不能共同设法找回31年前由大媛老师...
    憨儿_d2cd阅读 265评论 1 4
  • 你说,我是你的暖炉, 我说,不,只是你的柴; 你说,我是你的主角, 我说,不,只是你的观众。 我说,你是我的城堡,...
    Yang阳子阅读 334评论 13 9
  • 好女孩:好在新华字典中解释为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也许就是听父母话,学习好的,斯斯文文,没有叛逆。 坏女孩:坏当然就...
    糖糖和毛豆阅读 393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