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路线:
Day1:北京—丰宁—牌楼—多伦
Day2:多伦—蔡木山—红山军马场—桦木沟—克什克腾旗—热水
Day3:热水—黄岗梁—阿斯哈图石林—巴彦乌拉(西乌珠穆沁)
Day4:巴彦乌拉(西乌珠穆沁)—乌里雅思太(东乌珠穆沁)—宝拉格—满都胡宝力格—乃林郭勒
Day5:乃林郭勒
Day6:乃林郭勒
Day7:乃林郭勒—夏日沟图—五岔沟—乌兰浩特
Day8:乌兰浩特—突泉—桑根达来—太仆寺旗—沽源
Day9:沽源—赤城—白河堡—延庆—北京
道路情况分段简介:
北京至丰宁,基本都是111国道,路况不错,但多数都是盘山公路,往来拉货大车较多,需要保持一份谨慎,过了牌楼(地名),到多伦,已经是内蒙最常见的草原公路,路况很好,风景不错,车辆也很少。
多伦—蔡木山—军马场这段草原公路,入口不是很好找,最好问下当地人,路面比较窄,大约3,4米宽,不过走这条路的车辆相当少,风景和坝上没有什么区别,走过之后,坝上去不去无所谓,没必要再掏钱买那么高价的门票(150元左右/人),路上有部分路段是沙土路,速度慢点,所有车辆均能通过。
军马场至克旗这段公路名为御克线,草原县级道路,路况不错,中间会通过一个检查站,出去不收费,回来是要检票的,也就是塞罕坝公园的门票。沿途经过西拉木伦河,有制高点,风景很美,非常值得停车观赏。
克旗到热水穿越黄岗梁,完全的砂石道路,难度一般,基本上SUV都能轻松通过,轿车通过也没有问题,部分路段偶尔会拖底,最好加装发动机护板。
阿斯哈图至西乌珠穆沁,头尾各有50公里左右的柏油路,中间大段是草原自然路,没有路标,只有车辙,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轻易跟着不明白的车辙走,那可能只是通往某个牧人家,有GPS或指南针就比较方便了,大方向东北,就不会迷路,路上偶尔见到敖包,羊群,基本没有人烟,但原始的敖包很有特色,这是草原上最真实的写照。
西乌珠穆沁至宝拉格,全程均为二级公路,路宽车少,路上风景无限,草原风光如诗如画,但路上时常会遇到牛羊通过公路,不宜开得过快。
宝拉格至满都胡宝力格,大约3米宽的草原小油路,这是中蒙的边防公路,风景也是这一路最好的,可以走走停停,边走边感受浓郁的草原风情,路上部分路段年久失修,有碎石和大坑,速度不要过快,减速通过即可。
满都胡宝力格至乃林郭勒,全程均为草原自然路,我经过的时候刚刚下过大雨,道路泥泞,遍地水坑,驱车经过需要加倍小心。这样的路况大约35公里,行车1小时左右。
乃林郭勒至夏日沟图,草原路,沿着最粗的车辙慢慢行驶,沿途会经过几个牧人的包,如有兴趣,可以过去聊天喝茶,这里的牧民都很友善,还会经过一处古迹:“金长城”,不过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因为它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淹没了。
夏日沟图至乌兰浩特,路况均为柏油路,路面状况相当好,风景农牧结合,也可以看到大片的森林。
乌兰浩特至突泉,一段国道,路况一般,但过了突泉,就可以进入内蒙的省际大通道,道路相当好,媲美高速公路,只是没有完全封闭,到桑根达来都是这种一直通往天边的道路,周围景色是科尔沁沙地和浑善达克沙地的典型特征,另一种内蒙风情,道路收费比高速公路便宜,60公里一个收费站,每次15元。
从桑根达来转入207国道,道路同样很好,在太仆寺旗转入去沽源的道路,路标宝沽路,车少无人,路况一流,经过沽源,去赤城方向,会有一个小厂的收费站,10元,后面进入山区,但路面宽阔,如履平地,不亚于高速公路。
过赤城,从白河堡进入北京界,很长的一段盘山公路,弯路很急,需要小心谨慎,身旁就是风景如画的白河堡水库,也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通过延庆县城,上八达岭高速,进入北京市区。
提示:河北赤城到北京延庆这段路上的加油站很多,但多数近段时间无油,需要特别注意,最好提前加满。
选择理由:
这段道路全程2800公里左右,沿途经过了各种路段,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边防公路,自然路,不是路的路,最大限度的激发了驾驶的乐趣,一路上从平原到山地,到草原,到农田,到森林,到沙漠,基本上每走上一段就是一个不同的景色,可以充分领略内蒙古多样的自然形态。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条线路上的收费站非常的少,除去延庆到北京的八达岭高速和内蒙大通道,路上碰到的收费站不过5,6个,收费不到100元,如果算上节省下来的木兰围场的门票费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细细的乃林河
大雨滂沱,经过35公里的泥泞道路,雨后的黄昏,顶着落日的余辉,我终于来到了这片传说中的草原。。。。。。
行走在漫无边界的绿色海洋里,触手可及都是黄的,绿的,白的,紫色的不知名的野花,空气里到处散发着沁人心肺的清香,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羞涩的流过,清冽的河水似乎舍不得离开,缓慢到近乎静止,蓝蓝的天空与青翠的草地就在俯仰之间,竟是如此的贴近,那浮动的羊群如同落在地上的云朵,让人瞬间迷失了方向,哪里是天,哪里又是地?这片草原的美超乎了我的想象,也只有用如此一个美丽的名字来称呼她—乃林郭勒(蒙古语,郭勒的意思是蓝天白云,乃林意思是细细的河)才恰如其分份。
雨后的草原一尘不染,是一个纯净到近乎透彻的世界,所有一切在这里都变得那么简单。牛羊永远都是在不停的吃草,百灵鸟总是在自由的歌唱,雄壮的骏马悠闲的散步,快乐的人们吟唱着悠扬的长调。。。。。
为什么一定要来这里?
“过几天真正草原人的生活”,我对自己这样说。
清晨,迷迷糊糊的醒来,推开蒙古包的大门,脚下的青草沾满了露水,瞬间湿透了我的鞋袜,那是一种凉凉的感觉,让我从迷糊中陡然清醒。天边刚刚泛起微红,快要日出了,拿起相机,四处找寻角度,踏着潮湿的草地前行,不远处就是美丽的天鹅湖,一群大雁刚刚排成人字型缓缓飞过,清亮的鸣叫回荡在寂静的草原上。。。。。。欣赏并等待,不久,太阳升起,烧透了云彩,天边的那种绚烂真是无法形容,一切文字和语言此时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可以拍得下来吗?”我有些疑惑,因为实在没有把握去留住那瞬间的辉煌,但不论怎样,它都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或许因为这里毗邻中蒙边境,没有被过度的开发,或许是今年的雨水特别的好,一路走来,只有这里的草势最旺,有泡子的地方,草长及腰。凉爽的风吹过,草原如同海水一般波浪起伏,摆动间,显露出隐藏在其中的一些外面看不到的秘密。两只灰鹤自由的在草丛中觅食,根本无视我的存在,直到我贴得很近才展翅飞去,突然,一只不知名的大鸟扑拉拉的飞起,翻着跟头跌进了草丛,接着又挣扎的飞起,细看,是个黑头白腹的鸭子,不知它在捣什么鬼,据说雉鸡会为了保护幼仔装作受伤引开掠食者,难道说鸭子也会这一套?可惜他们这次遇到的是人,诡计失灵了,拨开草丛,果然,还有一只大鸭子带着数只小鸭在水中游弋,毛绒绒的小鸭子长的实在是太可爱了,轻轻拍了几张照片后赶紧离开,可别吓坏了它们。。。。。。
草原上的生活应该说是很单调的,也很艰辛,看看我遇见的那些牧民就能知道,无一例外脸上手上都刻着深深的岁月留痕。图克木,这个年轻的小羊倌,不过20出头,看上去的年龄似乎比我还大。或许很久没有见过陌生人了,我的造访让他变得很兴奋,非要和我一起喝次酒。本来我只想给他拍上几张照片,眼看盛情难却,我也豁出去了,来吧,我的蒙族兄弟,这次豪情万丈的结果就是消耗了30多瓶啤酒和一瓶草原白,大醉整整一天,晚上回去车还差点掉到河里。。。。。。
第二天醒来,宿醉还有些头疼,接到图克木的电话,说是让我陪他一起放羊去,这倒是个难得的体验机会,立刻兴奋了起来。到了约定的河边,把车锁好,上了他给我准备好的黄膘马,拿上套马杆,左右四顾,很是惬意。马一跑起来,背上颠簸的很,虽然不是第一次骑马,但这样复杂的地形还是头次碰到,忽高忽低的起伏,有时还要过河下沟,上坡我还能很好的处理,下坡总是十分紧张,生怕被它摔下来,只好紧紧的抓住鞍桥,一手全是汗。随着慢慢的熟悉,终于我可以自如的操控这匹马了,帮着他一起把羊圈作一团,据他说下午有人来收羊,看来他发财的时候快到了,叫我来也是要我和他一起分享这份丰收的喜悦吧。放羊的辛苦在于太阳的暴晒,随着中午的临近,阳光越来越灼热难耐,眼看着自己的皮肤越来越红,慢慢变黑,没擦防晒霜的地方还晒脱了皮,茫茫草原,除了马肚子底下,再无一处阴凉,我们只好坐在马腹下抽烟,聊天,晒倒是不怎么晒了,但围绕的马的那些该死的苍蝇实在是很讨厌,让人一刻不得安宁,但也没什么办法,忍受着这些小东西的骚扰吧,生活原本就是这样的,远远看上去很美的一幅画卷,真实的感受却大相径庭。
下午,收羊的汽车来了,真正收获的时刻来临了,圈羊,点数,600只羔羊,每只大约700元,我们发了一笔小财,然后回来接着喝酒。。。。。。
这里是一个真实的牧区,基本上牧民的收入要看老天爷的喜怒,年景好就多养一些牲畜,年景不好就少养一些,所有人的条件基本相同,然而这里的牧民贫富悬殊是很大的,令人非常不解。究其原因,令人啼笑皆非,原来竟然是男女比例造成的。草原上的贫富,在于草场的多少。草原政策制定于1980年,30年不变,当年分配草场,按人均分配,不分男女。但30年间,家里女儿多的,嫁了出去,草场不能带走,家里人均的草场也就越来越多。家里儿子多的,娶了媳妇,生了孩子,人均草场也就越来越少。这样看来,还是家里养了女儿的比较划算,以此为样本,或许能够改写国人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也未可知。
马头琴,珠拉长调
阿荣珠拉,蒙语意为圣洁的灯火,一个可爱的十九岁女孩,我的蒙族妹妹。认识缘于搭车,我认为第一次遇见,但过后她告诉我,其实去年就已经见过我,只是我没有注意她罢了,看来我的车还是很招摇,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我自己怕是还没这么大的魅力。初次遇到时,她看来很羞涩,不是很爱说话,一路都拿着MP3自己在听音乐,默默无语。一个人驾车是件比较无聊的事,加之路途比较漫长,所以有一搭没一搭的我们就聊了起来,说说草原,说说习俗,说说生活,到了乃林郭勒,我们已经是无话不说的朋友了,事实上,她是一个性格很开朗的女孩,爱说,爱笑,而且学习的专业是蒙古长调,听她歌唱让我十分的陶醉。
乃林生活的这几天,珠拉成了我的义务模特和向导,在草原深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听得懂普通话,遇到无法沟通的牧民,总是由她去打头阵,语言通了,交流也就容易多了,而且对于我拍摄的照片,珠拉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支持,非常配合,让我无意中有喀嚓了不少的快门。
遗憾的是,她竟然不会拉马头琴,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一开始还以为她是在谦虚,接触多了,发现草原上的孩子那种想法不是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所能理解的,他们的性情像蓝天一样,淳朴,明晰,自然,我们所谓的谦虚和客套,她们根本不会,和他们交朋友的最好办法,就是直来直去,彼此都省事,还可以免得落上一个“汉人狡猾”的帽子。
我就那么随口一说,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找了一把马头琴来,借给我玩。说来这马头琴,和我们常见二胡很接近,当然,我基本算个乐盲,或许说的不对,但两根弦,一张弓,拉法也有相近的地方,不过和二胡的区别是不分里外弦,且每根弦要粗壮很多,弦和弓毛的质地都是马鬃,拉出声音来低厚悠扬。草原上的生活异常简单,拉琴也成了我消磨时光的好办法,虽然没有人教,自己看看曲谱,但我也拉出了部分音阶,让珠拉羡慕不已,或许她把我当作了音乐天才也说不定,其实我完全都是蒙的,这个秘密我想她一定不会知道。
关于珠拉的长调,我一向认为草原民族天生就是出色的歌手,没想到也要去系统的学习,看来对于蒙古族的文化,我所了解的实在还是太少,但不管怎么说,那种苍凉,悠长的歌声百听不厌,荡气回肠。于是我存在手机里设成了铃声,听了一路。
阿斯哈图,冷峻的岩石
阿斯哈图,听起来是如此柔美,哪知他是雄性的,意为险峻的岩石,带着强韧与狂野。冰川冲蚀的花岗岩与南方那个水流溶蚀的石灰岩有太多的不同,粗犷的纹理横亘于石身,在线条柔和的丘陵环抱下突兀而立。听说这里还出土过披毛犀的化石,它与猛犸同时出没于冰川时期,彪悍中又蒙上层神秘。
阿斯哈图,也是多变的。能干的家庭主妇眼里,它是美味的千层饼;浪漫的小女人眼里,它是王子的城堡;历史学家眼里,它是成吉思汗的拴马桩;图腾崇拜者眼里,它又是展翅的大鹏。它宽容得符合你的任何想像,我说它多像一对翘首而望的姐妹,可远处的她在叫,明明像极了两堆内蒙人取暖用的牛粪,当我转到她的角度,不禁也呵呵笑了起来。
雨后,在浓得化不开的绿色中,它仍一脸冷峻,白色泛青,只有面对不知名黄色小花的摇曳时,才有了些许人情味儿。夕阳下,草甸显得更空旷,石林被渲染成血色,古战场的萧杀气氛迷漫开来。。。。
阿斯哈图,只属于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