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大千世界里保有自己的小千世界,太急,没有故事,太慢,没有人生。
从2011年到2017年,从普通大学生到步入职场的平凡小白领,不是富二代,家境殷实且独立自强,从小不缺零花钱、却从不浪费的普通女孩。
一个人走过大半个中国,旅行的意义在哪里?于眼睛,看尽美景、倾尽思考;于嘴巴,我更相信最地道的、最传统的美食是在繁杂市井中的,早市、公园,才是最真实的当地居民的生活情趣所在。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一样愿意怀着欣赏的心情去探寻最真实的烟火生活,索性一个人假装当地人,去听热闹的方言、看当地产的最新鲜的果蔬、日杂,喧闹中你会发现文化的根基真的在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于心,独行的路上,看的风景、听的故事、想的心得、悟的道理都会让心境更加开阔,生长于灵魂、体现于仪态。
从未感到生活拮据、也不乱花钱,父母说我打小就对钱没有概念;有点感性,自小学起,数学老师对我的关注总要远远低于语文老师对我的喜欢。而在旅行中会记录每一笔花销,方便评估总体的花费,现在便也不自觉的养成了成本、支出和收益的概念,作为公司主要花钱的市场部的小朋友,数字和费用问题上的清晰及敏感也是这些年逐年积累下来的吧。
独行必定不能是盲目前行,为了避免走冤枉路,提前看攻略、读地图、研究当地风土人情、天气状况,准备行李、规划行程,全面思考能力、掌控局面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自控力和意志力不就逐步提升了?且不说每段旅程都是顺利的,突变的天气、意外的状况,都会给人在旅途添几分囧意,唯有经历磨难,才更加值得回味。平遥古城之行,突遇雨天加降温,狼狈不堪的我,为取暖而买到一条漂亮的披肩,让后续的照片里多了几分艳丽,不失是一件美事。人生不就如此,徒有一帆风顺之愿,但更多的时候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艰难境地。接受便是旅行中的成长体悟,成长的关键点不就在于此吗?接受世态无常,接受孤独挫折,接受突如其来的无力感,接受自己的缺点,然后发自内心的去改变。
旅行的过程中,会感受到财富的差异、心境的差异、人生追求的差异都会让到达同一个目的地的行者有着截然不同的体验,而独行的过程中,你可以自行选择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完成对目的地的解读。在家人的怂恿和心疼下,我住过带健身房的设施完善、房间精美和提供精致餐食的豪华酒店,享受周到服务的同时,我会告诉自己要好好努力,总有一天也要让家人的旅途有完美的体验;但更多情况下,我从大学时期一人旅行就选择住青年旅舍,50元上下的住宿费。想必大多数读者朋友都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如大学宿舍般的架子床,老板一般都是热情好客的,通常我会选4人间,终究我还是希望在深夜享受个安静的睡眠,人太多不安心、人太少没有故事,住在国际青旅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外国的背包客,偶尔拿着字典拽几句英文也有几分格调。很多人觉得艰苦,反倒我一直乐在其中,多数的旅行我只是为了去探寻心中的宁静、充盈自己的内心,那么物质的享受似乎对我没有那么重要,我无法心安理得的拿着父母的钱去享受太多,父母的收入也是他们一生辛苦积累得来的,与我何干?工作以后,收入仅够我维持固有的无法再降低的生活水准,我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接济,因此,每一分花费都要值得,旅行依旧是量入为出。2017年年初,一个人去了丽江,满怀着追根溯源的心境入住了丽江的青年旅社,却不知是因为年纪还是经历,已经无法融入唱歌、玩狼人杀的活泼氛围,在外面吵吵嚷嚷热闹非凡、屋里没有空调的四人间难以入眠的一夜纠结之后,不顾老板和众驴友的“热心关怀”,第二天一大早趁着月色让行李箱的轮子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面上磕磕绊绊出大写的“尴尬”,划破了古城清晨的静谧。2017年的旅行,连锁经济型酒店的安全性让我这个独行的单身姑娘能够睡个安慰踏实觉便感到知足了。
独立自强的品性、敢于接受挑战和面对困境的勇气、韧性也在逐年提升,比起独立,富有梦想、充满好奇、心怀感恩的纯真态度,似乎是独自旅行带来最大的附加价值。
自觉这些年变美了,我并非天生丽质,美好的事物看的多了,自然审美能力在逐步上升,想必即便是再大的品牌、也免不了从大自然的生动鲜活里找寻设计的灵感,那么真实的走进自然时,不就拥有了第一手心得?且不说历经那么多美好,纵然是想让自己更趋于美丽和优雅的天性使然,对自身的要求也不觉会高几分。
大学毕业,放弃家里的安排,坚持自己对工作的选择,内心是踏实的。职场小白的我,尽管现在买不起PARDA、穿不起香奈儿,目前多数收入用在投资自己、修持自身上,从不吝啬,亦怡然自得。富润屋、德润身,我始终相信,物质的充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起来,精神的充裕如若不及时补充总会消耗殆尽,女人的性格、美丽、能力与年龄无关,投资自己大于一切。
一个人旅行,留下的不只是影像,是根植于内心的淡然、从容,是岁月沉淀下的修养和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