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市两年,最近一直在整理自己的投资理念,也写了不少文章。之前在《投资,这个行为的根本是什么?》中提到,我对投资的理解是这样的:
投资是通过深入分析,在确保本金安全的基础上获取预期回报的行为。
对于本金安全和预期回报,之前都做过了分析,今天就顺着深入分析的概念,延展一下自己的理解。
深入分析其实就是对投资的研究,这样的研究至少要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足够呢?
1 指导投资决策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自己能够买什么,应该怎么操作。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否则的话,什么都不知道就敢随便进场,那也太盲目了吧。
不过,很多人也只是做到了这一步。他们的想法可能很纯粹:“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但又正好有些大牛的投资能力非常出色,所以我相信他们,并跟着他们进行投资。”
确实啊,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非常方便,很多人都将自己投资的作业公布在网上,雪球这样的网站还针对这个,开发了对应的下单功能。对于持有这样想法的人来说,抄起作业来真的非常方便。
可是,这样抄作业投资,存在一个问题。例如,我们知道隔壁桌老王分数常常考的比自己高,看到他的作业毫不犹豫就抄了。这时候学习委员也写完了作业,把答案公布在黑板上,我们发现很多和老王的答案不一样,到底要不要改呢?
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作业的逻辑,往往就做不到横向比较。因此也就有人会更进一步,不仅仅是复制别人的答案,还关注其逻辑和分析过程。他们根据别人的逻辑,重新计算了一次,自己验证了一遍,出错的概率就大大的降低。相对前面的人来说,他们的层次高了一点,也更不容易成为“韭菜”。
还有一些人会有选择性地抄作业。他们有自己的判断,不仅抄的好,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像美团抄groupon的作业。如果我们能够辨别他人的作业里面,哪些是客观的分析,哪些是屁股决定脑袋的想法,那么我们就有机会做得比写作业的人更好。
2 敢于坚定持有
研究的程度仅仅能指导投资决策,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给予自己坚定信心,在逆势的时候敢于持有。
大家都知道一个股票很好,但可能每个人买入的时间不同,买入的价格也就不同。有些人是在熊市底部进入的,有些人是在中间建仓的,有些人现在还在观望。价格上涨了不少,这样的作业你还敢抄吗?
当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股票的实际价值,发现当前价格低于实际价值,并且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边际,那么肯定敢于下注。
如果不是这样,计算你勉强买入了,也会心里不安,做不到坚定持有。我就有一个朋友,之前就是因为最近市场形势不好,赎回了定投的基金,为此我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还没到退出的时候,你就要走了吗?》。他因为相信我,而进场定投,又因为敌不过自己的人性,进而退出了。经过分析,我觉得他不能坚定持有,是对定投了解得不够透彻所致。毕竟,现在正是策略积蓄力量的时候,怎么会退出呢。
抄了别人的作业,想要睡得安稳,起码要做这样三个检查:
1.风险有多大:能够下跌多少?
2.收益有多高:能够上涨多少?
3.时间有多长:多久才能得到收益?
我们去检查,就不得不去了解作业的逻辑,就不得不计算答案。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坚定了持有的信心。当时价格下跌的时候,因为我们很清楚,当时入场的条件是否还存在,操作就不会走形。
其实在不断地抄作业和检查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对投资的理念了解逐渐深入,也有了自己的投资逻辑,也许我们也能写出那些让其他人都惊艳的作业。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止一之路